第(1/3)页
高务实并不时刻盯着小皇帝做功课,反而认认真真将手中的信函内容看了两遍。信末“大维齐尔阿拉威尔迪汗”的花押旁,用朱砂额外批注了一行小字:“沙阿以极大诚意与贵国达成贸易协定,但此协定毕竟不是军事同盟,故请贵国陆军步骑莫入波斯国境、海军舰只莫入波斯海港,而鄙国同样秉承此约,绝不侵犯友邻之境。”
呵呵,侵犯友邻之境?你波斯陆军若说要出兵中亚,倒也还能与安西军勉强一战,可波斯海军……那几条小舢板能侵犯哪儿?
不是高务实小瞧波斯人,他们陆上面临强敌奥斯曼,百年来一直在与奥斯曼帝国死磕,而且多数时间处于劣势,哪有力量去搞什么海军,能勉强封锁一下霍尔木兹海峡就该烧高香了——其实连这都难,毕竟葡萄牙人虽然不敢与京华南洋舰队交手,但只要自己不曾轻敌大意,欺负一下阿拉伯诸国的小舢板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正因如此,高务实甚至还打着一个主意,希望能让南疆的造船厂接一些波斯、阿拉伯方面的造船订单——当然,主要是卖商船,军舰的话顶多卖到一级、二级巡洋舰也就罢了,战列舰肯定是非卖品。
一方面,高务实自然要保证京华两洋舰队的海上霸权;另一方面,他也是考虑到京华的船只外售并不便宜,阿拉伯的部落们肯定买不起,甚至在名义上大都是奥斯曼的附庸——他们富裕起来,那还要等石油时代的到来呢。
如今目标买家说穿了就一个波斯,而波斯显然也没富裕到能给海军拨出多少购舰经费。按照高务实的预计,只有等波斯拿下两河流域,开始将手伸进阿拉伯半岛,才有可能考虑找京华购买军舰——到时候就是为了驱逐葡萄牙人了,尤其是夺回霍尔木兹岛上的葡萄牙要塞。
至于京华向波斯出售巡洋舰会不会遭至葡萄牙人的抗议,那肯定是会的。不过,高务实甚至已经想好了如何回答:如果葡方愿意,京华同样也可比照波斯出售同类战舰,以示公正中立。
“元辅,诸阁老、部堂奉命来见。”小宦官的通报声打断了高务实的沉思。他将信收入檀木匣,指尖划过匣盖上的“书与剑”徽记。
不多时,东暖阁偏殿内,诸位大臣围坐成弧:文华殿大学士于慎行、武英殿大学士宋应昌、东阁大学士萧良有,以及吏、兵、工三部尚书叶向高、王庭撰、申用懋。
高务实独坐正位,轻轻用手指敲击着面前的《西域舆图》,图上从撒马尔罕至伊斯法罕的商路被朱砂勾勒得格外醒目。
“波斯人同意开放呼罗珊商道,”他的手指停在药杀水渡口,“如此一来,朝廷便需要在撒马尔罕设立‘安西榷税司’,除了内地诸省贩往当地的瓷器、茶叶等物之外,当以屯田产出的小麦、棉花——最好是先织成棉布,作为硬通货。”
由于高务实至今依然兼任户部尚书,这档子事大家几乎没有插嘴的余地,因此他也不装模作样,继续说道,“去年陕西旱灾,安西却因为恢复生产,通过屯田增收了二十万石。户部经过估算,这些粮食可以有两种用途,其一是支撑今年从内地迁往安西的移民,这一点无需过多介绍;
其二是直接卖给波斯——波斯正与奥斯曼大战于高加索地区,国内粮食生产受到影响,供应军需又耗费巨大,因此粮食颇为紧缺。再加上波斯农业技术谈不上先进,地理上又因为山脉原因被分为几个割裂的区块,如此其粮食之紧张可以预料。若是安西有多余的粮食卖给波斯,甚至可换得三倍于江南之利润。”
“元辅,”于慎行皱眉道,“虽然按照战前预计,等安西生产得到恢复,各项制度趋于完善,将来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但毕竟眼下安西驻军年耗银超过百万两之多……若以此来看,倘商税能抵部分军费,确实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朝廷压力。
只是,波斯人索要三号炮图纸,此事恐怕会导致我安西驻军防守压力增大,万一将来波斯人背信弃义……”
“只给青铜炮身铸造工艺,”高务实冷笑一声,“核心的膛线加工法、应力控制及测试等核心技术,仍将由京华兵工掌控。”
他说着,顺手抽出一份清单,“戈拉姆阿里汗(波斯禁军统领)想要的火绳枪防风机括,不过是京华淘汰的早期技术——却足够让波斯火枪在两河的雨季多三成击发率。因此,这样的技术转移便已足够。至于其他……呵,冶金技术达不到标准,我就是真派人去教,他们也学不会的。”
既然说到火器,宋应昌忽然插话:“听说波斯‘图凡奇’火枪队希望学习我军‘三段击’战术,不知元辅是否要需要派军事教习前往?”
“派,但只教他们队列变换,”高务实的手指划过波斯禁军图标,“真正的步炮协同战术,得等他们学会用弹簧马车运输弹药再说——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们,五万大军出击的大会战,至少要有两千辆弹簧马车运输弹药,他们才打得起步炮协同战法,否则学也白学。”
众人不禁咋舌。要知道,弹簧马车的成本连他们这些高官都不清楚,因为那是京华的商业机密,但其外售的价格他们是清楚的——每辆弹簧马车售价高达六十两白银,相当于三匹不错的战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