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廿一)波斯使团(上)-《大明元辅》


    第(3/3)页

    熊廷弼适时递上锦盒,内里装着十二具可拆卸式火绳枪机:“此乃试用品,击发率六成,防风罩的设计贵国工匠可自行改良。”他的目光扫过波斯商团首领米克尔苏莱曼,“至于贸易商路,咱们午后可去查看专为贵国商队修建的保税仓库——能存万匹战马的苜蓿,也能藏千箱瓷器、万箱布帛。”

    波斯使团众人都朝阿拉威尔迪汗去,却见这位大维齐尔竟仍能保持肃然,点了点头,道:“自要仔细商议,才好决断。”

    校场西北角,炮兵开始试射。二号重炮的轰鸣震得地面颤抖,实心弹在三百步外的土墙上砸出丈许宽的缺口。硝烟中,李如梅忽然指向炮口:“看见准星上的铜制水准器了么?我军炮手能让炮弹落在同一个弹坑里——这比贵国靠经验瞄准,总要准些。”

    波斯使节面面相觑,连阿拉威尔迪汗也不免动容,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好不容易才压下了立刻询问的冲动。

    欢迎仪式的高潮是辎重队的展示:三百辆弹簧马车驶入场中,车轮轴承的转动声竟盖过了战马的嘶鸣。每辆车都标着“京华制造”的徽记,车厢底部的减震弹簧用不知底细的金属锻造,能让满载的火药箱在戈壁滩上平稳行驶。

    波斯商团首领米克尔苏莱曼的眼睛顿时亮了——这样的马车若用于瓷器运输,即便遇到意外不得不狂奔逃脱——那当然是指遇到马贼——损耗率至少能降四成。

    当使团即将离开校场时,李廷机忽然指向远处的屯田区:“那些用轮轴翻车灌溉的麦田,亩产比波斯高地多出三成。”

    他意味深长地一笑,“此物自然不光能用来灌溉麦田,用于稻田更是绝妙……若贵国愿意用阿拉伯种马换我朝的耐旱稻种,或许沙阿陛下的里海沿岸粮仓,也能多囤些不怕旱的‘泰昌稻’。”[注:伊朗高原的里海沿岸是其主要水稻种植区,占其全国水稻产出八成。]

    校场出口,明军士卒突然列队敬礼,枪托砸地声如战鼓擂动。阿拉威尔迪汗回望点将台上猎猎作响的“明”字大旗,终于明白:这场“欢迎仪式”固然是一种炫耀,但更多的却是眼前的东方帝国在用铁与血的语言,向波斯诉说一个真理——所谓同盟,从来建立在看得见的实力之上。

    他深吸一口气,暗暗提醒自己记得背负的使命,正是要让沙阿陛下明白,与这样的帝国共舞,需要的不仅是弯刀,更需要读懂弹簧与刻度的智慧。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大维齐尔心中默念起了穆圣的教导,只是心里又忍不住暗道:只是,欲要求取这些知识,波斯需要付出什么呢?

    ——

    感谢书友“初次登录”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20170515121333046”、“首席书友00000001”、“我是廖振新”的月票支持,谢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