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刚走出高中校门的刘英,确实高兴,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夹皮沟当民办老师,还有这种待遇。 估计就算公社的干部,都享受不到吧? 她家里也是青山公社下面大队的,其实挺困难的,正因为这个,才没有选择复读,而是找了这么个工作。 想想自己要是拿着月饼和猪肉回家,家里的两个弟弟,肯定高兴坏了,刘英的脸上,不知不觉就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然后她就听见刘青山的声音又传过来:“小刘老师,明天是九月十号,又是中秋节,又是教师节,提前祝你节日快乐。” 刘英乐呵呵地点头,然后一愣:“等等,教师节是啥?” 九月十号不是教师节嘛,没毛病啊? 刘青山眨巴两下眼睛,忍不住一拍脑袋:嗨,教师节是八五年才确定的,现在才八四年呢。 于是他呵呵两声:“俺上个月去首都,听到消息说,为了尊师重教,从明年开始,要把九月十号定为教师节呢。” “那可太好啦!”刘英又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可是旁边的高峰就有点纳闷了:我也是从首都来的,怎么没听到这个消息呢? 等张大帅把一头猪分完,剩下的就全是刘青山的了,先割下来二十多斤,叫人给水库那边送过去。 人家都把大鱼给送来了,十几条呢,当然要有回礼。 剩下还有一脚子是给公社的,最后那一半,则是给野菜厂职工分的。 “青山,这个大猪头还有下水啥的,卖给俺家呗,明天过节,后天俺家老大结婚。” 张撇子他老爹,有些不好意思地凑上来说道。 这些天,刘青山忙活着酿果酒的事儿,还真不知道这信儿: “买啥呀,直接送您了,再多割点猪肉,得把菜整硬实点儿,别叫人家送亲的娘家人笑话,说咱们夹皮沟抠抠搜搜的。” 说完,直接把剩下的大半脚子猪肉,都递给帮着拎东西的张家老三老四。 “够了够了,用不了这么多,用不了这么多。” 张老汉嘴里连声说着,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一个孤老汉,拉扯着一大帮小蛋子,要不是青山领着大伙搞起合作社,手里有了余钱,还娶啥媳妇啊? 老光棍领着一群小光棍,一家子光棍过日子吧。 “叔,咱们还客气啥,红白喜事都不是一家办的。” 刘青山心里其实是有点奇怪的:一般都是冬闲的时候才娶媳妇嫁闺女的。 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估计是张家老大比较着急,人家女方那边有情况了,呵呵,好事好事,夹皮沟添人进口,当然是好事。 两个大猪头,两副猪下水,两口猪的大骨头,最后都归了张老大,另外还有好几十斤猪肉,操办酒席完全够用了。 这个月份办喜事的好处是,蔬菜啥的不缺,村里人你家一筐茄子,他家一筐豆角的,就够用了。 看到这一幕,大伙都习以为常,但是新到夹皮沟的这些人,却特别有感触。 郭师傅已经下决心,要搬到这里了。 还有高峰,也深深地被村民间的这种淳朴所打动,本来是想在这里混一年,然后就回大城市的,现在他有点犹豫了。 刚分完猪肉,去乳品厂送牛奶的张连娣,就开着大解放回来了。 娃子们欢呼一声,就围了上去,吓得她赶紧踩刹车。 很快,车上就搬下来一个个的纸壳箱子,远远都能闻到里面那股香气。 “每家二斤月饼,都赶紧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