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跑腿-《那一年1977》
第(2/3)页
一群人走完,小院终于再次变得安静下来,姜斌的肚子也落的空空,忍不住去厨房转了一圈,只踅摸到一把挂面,连个配菜都没有。
无法,姜斌只好锁上门,去边上的小馆子简单的对付一下。
吃完,又悠悠闲闲的溜达回来。
刚到小院门口,姜斌就又瞧着朱伟坐在自家的门槛上,“你怎么又过来了?在家歇着多好。”
“我可不想在家待着,看着我姐伤心,心烦。”
姜斌拿着钥匙一边开门,一边笑道,“那你去厂里待着多好,正好不用请假。”
朱伟不以为意地说道,“算了,我们轧钢厂,请没请假都一样,就那么点钱。大家都懒懒散散地,能躲就躲,午觉都要睡个三个小时,哪还用请假,大家都在干自己的事情。”
“就没人管?”姜斌问道。
“厂里人太多了,谁管这个,只要不惹事,大家就能相安无事。而且厂领导巴不得大家都不来呢,正好让他们有时间搞副业,我是想开了,也得晃悠着找点事情干。”
“副业,三产?”
“对,就是三产,我们厂靠近马路的那一侧房子,全部改建成各种店面了,吃饭的、卖衣服的、理发的,应有尽有。”
所谓“三产”,就是国营企业半死不活以后,开展地商业自救行为。譬如,把原来地工厂围墙敲掉,租给个体户开店,或者把闲置地卡车组织起来,搞一个运输公司,再或者,厂领导利用自己的门道,去搞一些贸易性生意。
建国几十年下来,厂二代们都已经长大成人等着接班上岗,可国营岗位就那么多,“三产”也是不得已地解决就业的方式。
可通过“三产”带来的分流固然可以让迫在眉睫的冗员难题得到暂时缓解,但是从根本上造成了国营企业内部的认心涣散,没有人愿意再老老实实地专注自己的工作岗位,像朱伟这样的也就情有可原了。
开了门,朱伟也跟着进了小院,姜斌就当找了个聊天的,也没拦着,“那也不能闲逛着,总不能当个二流子吧。”
“哥,您别瞧不起我啊,现在市面上万元户那么多,怎么就不能是我啊”,朱伟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他甚至想说,方叉子以前还是个混混呢,混混都能在人前人五人六的,他为什么不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