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雷鸣寺-《九龙寻药》


    第(1/3)页

    这雷鸣寺位于山西的宁武县东寨镇,乃是汾河的源头所在。

    据说这雷鸣寺的寺名来源,有人说是因为汾河源头的出水处,山如空瓮,地下有一条暗河波浪翻滚激荡声,宛如雷鸣一般,震耳欲聋。

    也有人说,这雷鸣寺的来源是因为昔年驻锡于九华的地藏王,游方到此,看到这汾水源头山清水秀,于是就心生欢喜,于是就决定再此诵经。

    地藏王菩萨诵经之势,伴随着水声滚滚,声若雷鸣。

    因此这一座依山脊而建的这一座寺庙被命名为雷鸣寺。

    古时候的雷鸣寺坐北朝南,建在山脊之上。

    最下面是一座戏台。

    从戏台拾阶而上,要足足登一百零八阶石阶才能到达山门。

    ……

    小鬼抬头望去,心中对这个雷鸣寺升起了一丝好奇,忍不住对鬼叔道:“鬼叔咱们进去看看可以不?”

    鬼叔笑道:“这个自然。”说罢,鬼叔带着其他三人,买了门票,迈步走了进去,只见这山门两侧,各有三间配房。

    四人一路向前,只见这山门中轴线上有木牌坊五间。

    牌坊两侧各自建造一座钟楼,一座鼓楼。

    迈步向前,只见在东西禅房的衬托之下,一列七间正殿在夕照之下熠熠放光。

    大殿中间一间就是真武殿。

    真武又叫做玄武。

    玄武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为四方神。

    塑像为龟蛇合体。

    宋代为了避皇帝讳,改玄武为真武。

    四人一一从这七间大殿走过。最后从山门再次走了出来。

    然后沿着山道一路北上。走到山顶的时候,只见山顶一片光秃秃的。

    鬼叔指着那一片荒芜的地面,对三人道:“这里原来供着一个台骀。这个台骀据说乃是上古三皇五帝时候,一位治水大师。官称玄冥师。

    这位台骀大师征服汾水之后,深受后人爱戴。

    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子产封台骀为汾神,后来被烧毁了。真是可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