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四轮马车-《大唐小闲王》
第(2/3)页
所以说,如果李信非得造一个弹簧来解决马车太颠的问题的话,首先他就得从零开始建立起整条钢铁生产线。这显然是个过于巨大的工程。
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变双轮马车为四轮马车。所谓四平八稳,四个轮子总比两个轮子稳多啦。
事实上,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上,也有很多人试图制造过四轮马车,试图去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但很遗憾,他们都没能提出比较成功的方案。
李信毕竟来自后世,掌握着古人们无论如何都掌握不了的知识。他知道,后世四轮车转向问题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是差速器。讲解起来比较麻烦,制作起来也很麻烦,所以他几乎是马上就砍掉了这个方案。
除了差速器之外,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难题:把车厢的底盘分成两段,前段悬挂在马匹上,带两个轮子,后段坐人,也带两个轮子,前后段之间用一个转盘连接。
这样一来,原本笨重的一体车厢就变成了两节,马匹转向时带动前挂变向,进而带动车厢的后段随之变向,可以说是目前李信能做到的最好方案了。
当然,相比起差速器,这个分节的解决方案还是有它的瑕疵——不能急速变向,转弯所需要的半径也比较大。不过这点瑕疵李信也只好忽略不计了。不能急速变向就跑慢点嘛,他又不赶时间。
马车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比起人类的双脚来说,那还是要快得多了。张本和陈虎各骑着一匹马,不紧不慢地跟在马车的后面跑。
张本用新奇的眼光看着李信的这辆马车,然后对身旁的陈虎道:“王爷净是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四个轮子的马车竟然也能这么灵便,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
陈虎点了点头,道:“而且看起来还很平稳,坐上去肯定很舒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