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各有心思-《大唐农圣》
第(2/3)页
“嗯,合该如此,我家便出八十个家将吧!”独孤谋住在安康公主府,有家将护卫五百人,抽调几十个问题自然是不大,然后各家再每户出了几十人,凑齐了三百之数。
这些人孙享福当然最先派给是打造舞台用具,以及望江楼各种实用工具的工匠作坊,另外还安排了一百五十人分三班倒,维持酒楼治安和防卫外人搞破坏。
有了这三百人的护卫保障,只要那些世家不想煽动更大规模的武装组织来火并,应该是稳如泰山,那么接下来,孙享福就要给众人分析一下盈利情况了,今天的收的礼物不少,折价来算,超过万贯,但消耗用度也不小,首先,酒就蒸掉了上万斤,大鱼,鸡鸭,猪羊肉等食材的花费也在千贯以上,毕竟现在是冬天,长安城的食材都很贵,孙享福是以实际销售价格和消耗,算盈利比例的。
“咱们酒楼明天开始正常营业之后,纯利润当是营业额的一半左右,如果每天都像今天这样的上坐率,不算客房部和晚餐,只一顿午饭,便能盈利两三千贯。”
“嘶!”
当孙享福爆出这个数据的时候,房中的众人都吸了一口冷气,一顿饭盈利两三千贯,那营业额岂不是到了六千多贯?以今天的上桌率,平均每张台差不多要消费七八贯以上才有这个数字吧!
一张台当然能到七八贯,光是那一道大份的石锅鱼的售价就是五贯钱,而成本,除了要支付幸福村或者渔业司送来的三五百文鱼钱,其它的都是廉价的豆制品,根本花不了多少钱的成本,这一道菜,就能为酒楼盈利四贯以上,再有其它各色菜,也没有低于三百文一盘的,加上茶位以及以后会大量存在的酒水的收入,每张八人坐以上的台面消费都是十贯起,能为酒楼盈利七八贯以上。
一楼有些四五人坐的小台面虽然不可能点大份的石锅鱼,但消费额度一般也能到两三贯,多的能到四五贯,三楼的包厢才是大头,除了十贯到五十贯不等的包厢费,每桌菜,还有不低于十贯的最低消费,孙享福从一开始就将这个高档产品销售锁定在了富人身上,相信,尝试过包间的方便和清静之后,那些顶级权贵是不会愿意和普通百姓挤在大厅的。
不过,在望江楼也有穷玩的办法,那就是花五文钱在一楼买个茶位,不点菜,光喝点豆浆热饮,看个表演就行,嘴馋了顶多再点个几文钱的干果小吃,还别说,这个消费的法子,已经被一楼的好多客人摸索了出来,以后要是没钱大吃大喝了,只需要花五文钱,也能在望江楼看一场精彩的表演,这一点孙享福也考虑到了,他将会在舞台前的一小块区域内紧凑的摆上几排长条板凳,设置净茶位。
普通客人,只需要花五文钱买个净茶位,你就可以领一个望江楼专门烧制的带盖子和把手的大瓷杯,到时候你自己去吧台续茶水,续豆浆等热饮就行,吧台直接对这些净茶位客人售卖果干之类的零嘴,反正出几文钱就给几分货。
想到了以后每天能赚几千贯,众人就是一阵兴奋,就算他们在酒楼占的份子不多,一天的收益也是几百贯呐,投资酒楼的成本,一两个月就能全部回本,以后躺着收钱就好。
看着大家的一脸激动的神情,孙享福心里才道,这个利益团体现在才算真正形成了,以后自己再有什么事,为了利益,这几家都会下大力气保自己。
长安街道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上,王麟和几位大族公子俱在,吃了一顿美味的饭菜,听了一段美妙的戏曲,照说作为富二代的他们应该是很爽的,但是他们却爽不起来,在酒水免费的情况下,他们这顿饭吃掉了十几贯钱,最头疼的是,他们中间没有人认为这十几贯钱的消费不值得,他们几家经营酒楼数百年,自然不难测算出望江楼的恐怖盈利能力,得出的结论让他们心惊。
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之前的醉仙楼,已经靠酸菜鱼等菜式吃下了一大块,现在,比醉仙楼还狠几倍的望江楼再吃下一大块,那么,他们的酒楼还有什么生存空间?难道这些祖产,就要败在他们手上了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