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军情战报-《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第(2/3)页
若是让普通的军队这样跑,只怕早就哗变了。
李牧又问道:“按你所说,珝儿从邯郸出发十五天后便与匈奴大军交战,你从边境快马赶至邯郸至少也需要三天时间。那你告诉我,他是如何在一两天之内战胜匈奴十万大军的?”
即便知道了姜珝‘九日奔袭一千二百里’的消息,可李牧仍然感觉有些荒谬。
一天的时间就吃下匈奴十万铁骑,姜珝有这么好的胃口吗?
即使有这个胃口,也未必有这个牙口。
传令兵解释道:“匈奴大军赶到我国边境之后,侯爷派出骑兵于夜间不断骚扰匈奴大营,使得匈奴不堪其扰,而后派出骑兵夜袭匈奴大营。”
李牧抚须道:“匈奴人警惕如狼,珝儿之计未必成功。”
传令兵道:“侯爷第一次夜袭计划的确失败了,不过那一晚天佑赵国,天降暴雨,夜袭失败后,侯爷下令大军休整半个时辰,趁着雨夜掩护,压上十万大军,再一次夜袭了匈奴大营。”
李牧在脑海中详细的推衍了当晚那一战。
匈奴新到,大军定然疲惫,姜珝骚扰了一夜,又夜袭了匈奴大营一次。
而后姜珝大军消停了半个时辰,压上十万大军,再一次夜袭了匈奴大营。
十万大军出营,进入各自的埋伏区域,至少也要半个时辰左右。
也就是说,从第一次夜袭与第二次夜袭之间,期间间隔了大概一个时辰。
平静了一个时辰,而匈奴大军又疲惫不堪,再加上天降暴雨,匈奴人降低警惕是必然的。
而姜珝则是趁着雨夜,派出十万大军攻入匈奴大营。
李牧将自己代入匈奴首领的角色,发现哪怕是他自己,面对姜珝如此计策,只怕也要吃一个败仗。
不过在李牧看来,姜珝此计虽秒,但却还是有些不够成熟。
既然是两次夜袭之计,那么之前的疲兵之计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若非天降暴雨,此刻李牧接到的就是应该姜珝大军兵败的战报了。
事实其实也的确如此,若非姜珝的疲兵之计,乌维首领也未必会想到姜珝会连续夜袭两次。
疲兵之计虽然骚扰的匈奴大军不得安宁,但却也给了他们一个提示,姜珝今晚必有行动。
若非当时天降暴雨,匈奴大军的情况也的确不适合守夜,姜珝或许会中了乌维的埋伏。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