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侠客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他们一方面被当权者所不喜,在秦朝时更因侠以武乱禁这个名头,被法家门徒疯狂排斥,另一方面又在民间有非常高的声望,无数人崇拜侠客,想要成为侠客。 侠客这东西脱胎于墨家,继承了墨家一部分有些顽固的性格,而无论墨家还是儒家,很多思想都来源于道家,所以说侠客的思想来源于道家也无可厚非。 其实一直以来,侠客的存在都是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那场浩浩荡荡的推翻秦朝的浪潮之中,游侠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或者说历朝历代动荡的时期都是游侠很活跃的时期,只不过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游侠也就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当李白一首《侠客行》出来之后,游侠就逐渐变成了侠义精神。 其实这也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将游侠争强斗狠的这一面去除掉,留下行侠仗义、古道热肠的侠义精神。 这既是为了国家稳定的需求,也是普通民众对美好的向往。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所谓的喜欢打打杀杀的基本上都是嘴上说说,谁不喜欢安安稳稳的生活,谁不喜欢在困难的时候有一个人能跳出来帮助自己。 所以很多时候,侠义精神更像是底层普通老百姓的渴望,又或许是在一些动荡黑暗的年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来金先生将侠定义到了为国为民上,从此侠义也从再一次华丽升华,成为了一种情结,一种气节。 不过不管怎么说,侠有的时候就是那么拧巴,抛开行善的一方面,有的时候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的时候就是明知不必为而为之。 但是这也正是武侠吸引人的地方。 这个时候,李昱瑾和李昱玦明明可以使用技能,但是俩人就偏偏不用,就非要直接抽出剑,就非要迎难而上。 这其实不只是对自己的自信,同样也是对对方的信任,如果双方任何一个人此时对另外一个人出手的话,那个人恐怕直接就会输掉比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