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秋棋朗声道。 “安十六年,岁在壬未。” “盛夏之际,会于弦月河畔之醉吟楼,文宴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这一开篇,并无任何出奇之处。 就是介绍一下时间、地点、人物。 再来点毫无亮点的景色描写。 屏风之外有几位儒生摇了摇头。 朱骏以开篇惊艳,享誉全国。 所以他们听惯了惊艳的开篇,这个开篇太过平淡如水了。 激不起他们的兴趣。 看来祁秋才子这是江郎才尽了? 刚刚写出了一篇传世的词作,又怎么可能每一首作品都能传世? 看来这注定是一篇中规中矩的作品了。 但还有人继续认真听着。 比如朱骏本人,就听得很认真。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颜予笔走龙蛇,行书如流水,洋洋洒洒,挥墨畅快自如。 秋棋念,他写。 所以他的观感自然要比其他的吃瓜群众要更深刻一点。 虽然这个开篇并不出奇,但他在写作之中,却觉得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流畅感。 就仿佛有一种酒后豪气干云、酣畅淋漓的自在。 毫无阻滞。 尤其配上行云流水的行书,简直堪称天造地设。 随口便能吟诵出如此写意的文章的,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颜予眼神微微一凝,笔下不停。 这转折极妙! 堪称序文转折之典范! 正安帝只是听着觉得文采很妙,却没听出什么所以然来。 可在场懂行的大有人在。 屏风另一侧。 原本没太在意的人,刷的一下侧过头。 咦? 这神来之笔的转折是怎么回事? 难道又要有一首传世佳作诞生了吗?! 这怎么可能! 这位祁秋才子的才学到底有没有顶点啊! 这样下去,要我们这些糟老头子还干什么? 我们不活了啊! 词作写的好,就忍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