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请奏河伯-《名录天曹》


    第(1/3)页

    刘景?

    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

    修士暗自琢磨,又见刘景周身风流回旋,非常灵动,不似普通符箓之法。

    听闻那陵光道府所修法门多有独到妙处,看来传言不虚。

    “道友如何称呼?”

    刘景轻盈落地,随手散去御风异能,抱拳问候。

    “在下是余城沧江庙引香主持,马宝英。”

    修士已然相信刘景的自报家门,友好回道。

    刘景却面色一变,冷然道:

    “道友,你既是沧江庙主持,应当知晓山君罔顾天规,欺凌凡俗之事了?”

    马宝英脸上笑容一滞,不自然的抓了抓手上拂尘,挤出笑容回避道:

    “道友说笑,在下只是听闻有妖氛闹事,职责所在,前来探查......”

    刘景直接打断修士的话:

    “何谓妖氛,天庭之下,朗朗乾坤,堂堂山府之君,强抢民女,狼吞凡人家族,岂非真正的妖氛?”

    马宝英顿时一噎,被刘景的犀利回话,搞得头疼不已。

    东鸣山君的真实目的,他当然清楚,可他不得不袖手旁观。

    河伯庙建立的原因很复杂。

    当初,沧江河伯要为一位失去肉身的好友封神。

    因为觊觎余城的繁茂香火,便以河伯名义,在城外为好友设庙立像,享受香火供养。

    之后那位好友的位阶晋升,离开余城河庙,去往外地任职。

    河伯庙却就此扎根,成为神仙道体系的普通神庙,分封给洞玄箓道神掌祭。

    然而,有河伯好友坐镇时,过去的东鸣山府,余城城隍还能容忍。

    没了河伯关系,那河庙的处境立即尴尬起来。

    余城城隍不再忍耐,之前的怨气登时爆发,城内城外两座神庙的关系愈发紧张。

    马宝英从前任河庙主持手中接过神庙时,两庙间的恩怨近乎临界,即将彻底爆发。

    就在这时,东鸣山君更换,如今的山君降临。

    这人先安抚余城城隍,又与马宝英开诚布公的详谈,两间神庙的关系从临界点缓和下来,虽没有和谐融洽,但也不至于水火不容。

    马宝英避免了刚上任,便要与城隍庙火拼的危机,必须得承东鸣山君的情。

    所以他无视了东鸣山君的谋划。

    徐江前往河庙求助,马宝英稍作沉吟,便打算以调查妖氛为由,前来试探下刘景。

    只是试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