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月下-《名录天曹》


    第(2/3)页

    同伴惊惶的回身去拉他,奇怪的是,却被石鸿抬手阻止。

    然后这位石捕头对大有露出个无奈苦笑,语气复杂道:

    “我就估摸着你该有动作了。”

    说罢,豪侠捕头又冲刘景表示歉意,解释道:

    “我这小兄弟的老父亲劳苦一生,现今病重在身。

    听说入了神仙道后能够惠及先人,他就想求道积累功德,到时让老人能在阴间享福,来时再投个好胎。”

    “还请刘景兄弟莫要怪罪。”

    刘景点点头表示不介意。

    转头看看那年轻人,二十来岁,充满少年感的圆脸。

    年轻人的眼中,确实洋溢着求道的渴望。

    天庭的神仙道虽然扫荡神州,唯我独尊,但对普通凡人并没有大肆传道,更讲究个道缘。

    简单说,就是看你能不能找到修行门路。

    普通人的求道并不容易,随便拜访个神庙什么的,不得指引,也找不到授箓的门路。

    只有一定规模的神庙,才会派遣正式道神去担任引香主持。

    小一些的土地庙或神庙之类,便只有神祇,没有道神修士。

    而且神庙一般都有职务在身,不会掌管授箓。

    通常是神域领土内指定一个清静之地,提供修行地的同时管理授箓仪式。

    比如柳州县有县城隍,却是在赤岭山授箓。

    当然,若是家中的先辈有修行中人,或是神祇,自然是例外。

    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因为职业身份,其实比普通人已经更有道缘了。

    至少,他知道神仙道,还能接触刘景这种道神修士。

    刘景初来沣水河府,还不知道此地的授箓之地,便推荐他去找梅坤。

    年轻人沮丧的说他去求了梅坤好几次,都被道童打发,无缘一见。

    他本想离开阳泽乡去其他地方寻找机缘,可老父亲眼看没多少时间,耽误不起了。

    最后,念在其孝心的份上,刘景道:

    “我初来此地,还不熟悉,等我打听下,再给你消息如何?”

    他准备过几天见了周成华顺口问问,或者等过些日子联系了蒙秀山。

    为何不帮年轻人去说服梅坤?

    刘景和他关系没那么亲近,不值得为此欠上梅坤的人情。

    大有还想祈求,石鸿拉住了他。

    经验丰富的捕头显然看出了刘景的敷衍,他明白双方本就没多大交情,再求下去,不仅难堪,还会坏了情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