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哈哈哈,当然不会,过些日子本官便向朝廷举荐陈大人,这么多年了,他也该升迁了。” “如此甚好!” 陌子鸣微笑着点了点头。 “对了陌解元,本官已嘱人去唤一个才女过来助兴,相信陌解元一定喜欢。” “才女?” “对,姓严,单名芮,乃兴平府公认的第一才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端的是才貌双绝……” 说到这里,不由叹了一声:“可惜时命不济,不幸沦落风尘。” 陌子鸣下意识问:“那是怎么回事?” “严家本是书香门第,严芮的父亲曾是一县之丞,后来被卷入一桩大案,被罢官抄家,还株连了家人,严芮因此而入了乐籍。 她有一首词在兴平府流传甚广,本官也甚为欣赏……” “哦?不知大人是否记得原词?” “嗯~”方文榆点了点头,吟道:“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不错,果然清新脱俗而又不失雅致。” 陌子鸣微笑着赞许了一句。 “哈哈,正所谓才子配佳人,本官之前猜测可能是陌解元大驾光临,故而特意让人将严芮唤来作陪。” “大人有心了。” “应该的应该的,你一到兴平府便替本官解决了一大难题。 在凤县又出手帮了陈兄的大忙,于公于私本官都该好好感谢一番。” “方大人太客气了……” 聊了一阵,外面有人领来了莺莺燕燕几个女子。 陌子鸣虽未见过严芮,但瞟了一眼,便认定乃居中那个身着白色长裙的女子。 另外几个女子论相貌、身段皆不差,但却明显有几许风尘味,气质上更是差了一大截。 “奴家参见大人……” 几个女子上得前来,纷纷冲着方文榆见礼。 “呵呵,好,本官介绍一下,这是陌公子,本官请来的贵客。” 方文榆没有透露陌子鸣的身份,但却加重语气,说是他请来的贵客。 一听此话,几个女子当即冲着陌子鸣见礼:“公子万福!” “不必多礼!” 陌子鸣微笑着抬了抬手。 “多谢公子!” “严姑娘,你坐下陪陌公子喝几杯。” “是,大人!” 严芮侧身答了一礼,随之走到陌子鸣身边斟酒。 她是个聪慧的女人,心知此来定然是要陪伴重要的客人,心里固然不愿,但又能如何? 命运如此,也只能强作欢颜,执玉壶倒了两杯酒。 “奴家敬公子一杯。” “请!” 陌子鸣端起酒杯。 “公子请~” 严芮云袖遮面,饮下了杯中酒,随之坐到陌子鸣身侧,继续执壶倒酒。 “奴家再敬大人一杯!” “呵呵,严姑娘,你今日不必管本官,尽心侍奉陌公子就好。” 听到这话,严芮忍不住瞟了一眼陌子鸣……此人到底是谁?竟能得知府大人如此重视? 这时,方文榆又冲着另外几个女子道:“好了,你们也各自献艺,以助酒兴。” “是,大人!” 几个女子配合默契,一人抚琴,待琴声一起,其余四女轻挥云袖,且舞且吟: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听到这曲,陌子鸣颇有些讶然。 因为这首词乃是他一个月前在一处渡口附近一时兴起所题,没曾想这么快就传到了兴平府,还被编成了曲子。 别说,经几个女人这么一演绎还真让人有些痴迷其中。 严芮也听的有些入神,情不自禁跟着轻声吟唱着。 见状,方文榆意味深长看了陌子鸣一眼,随之又冲着严芮道:“严姑娘,你可知这词是何人所作?” “回大人,奴家自是知道的,此词乃江南陌解元所作。” “呵呵,你难道没听出陌公子的口音是何方人氏?” 闻言,严芮愣了愣,下意识瞟向陌子鸣……片刻后,眼神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她本就是个聪慧的女子,经方文榆这么一说,她如何还猜不到陌子鸣的身份? 难怪,会受到方大人如此礼遇。 于是急急起身,冲着陌子鸣盈盈而拜:“奴家有眼不识泰山,竟不知大名鼎鼎的陌解元近在眼前,如有失礼之处,还请陌解元恕罪。” 陌子鸣微笑着摆了摆手:“姑娘不必如此多礼,坐下说话。” “多谢陌解元。” “你还是叫陌公子吧,我不想闹得尽人皆知。” “是,陌公子,奴家再敬你一杯。” 说完,严芮起身倒酒。 看的出来,她很是激动,一脸晕红,手也微微颤抖着。 看到这般场景,方文榆不由得一脸欣慰。这说明,他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 一方面,他的确欣赏陌子鸣的才华,有心结交。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感情投资,毕竟陌子鸣既是解元,又是名满天下的才子,未来不可限量。 喝了个尽兴之后,方文榆有意给陌子鸣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住处:怡香园。 这是一个仿江南园林的院落,属官府所有,方文榆的理由是让陌子鸣有回家的感觉。 结果到了怡香园之后,陌子鸣方才明白了方文榆的良苦用心……原来,严芮目前也居于此院。 简单来说,怡香园的性质相当于是朝廷的教坊司,里面的姑娘大多属于犯官家的女眷,归官府管辖。” 方文榆派出的手下径自将陌子鸣带到了严芮独居的小院,随之意味深长道:“我家大人说,希望陌公子能在咱们兴平府留下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 陌子鸣颇有些无语。 怎么感觉这方大人成了拉皮条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