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 开打前的预演-《从猫鼠游戏开始》


    第(1/3)页

    李长亨喜欢找岛国人的麻烦,在不少人眼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这就会让不管是摩根内部,吃了岛国产品苦头的势力,还是社会上其他和岛国产品有竞争关系的企业。

    今后一旦竞争越来越激烈,米国这边的市场,真的被岛国企业一点点吞噬。

    这些吃了苦头,丢了市场的米国企业,肯定会拿他当盟友。

    甚至因为李长亨的名头最大,也证明了眼光最好,说不定会把他当成领头。

    至于洛克菲勒,只要自己不进入石油、航空等核心领域,他们说不定巴不得有人一起分担摩根在金融领域的压力。

    那篇汽车产业中心东西转移的评论,在当天中午,就出现在赫斯特旗下十几份大大小小的报纸上。

    甚至电台、电视都很快就有主持人。

    以新闻、趣谈,或者干脆骂他多管闲事的方式,出现在全米国人的面前。

    让李长亨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就算有人骂自己,也不会太多。

    可大概是羡慕、嫉妒他的人实在太多了。

    打电话去电台的人里,十个至少有4个指责和诋毁他。

    这让赫斯特觉得必须停下这些话题,免得李长亨形象大跌,进而影响到生意。

    但经历过未来信息大爆炸的李长亨,心里很清楚。

    有时候骂的人越多,话题性就越强,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就越广

    除了赫斯特集团外,绝大部分媒体集团为了报纸的销量,自己就会跳进这场全民讨论中。

    无形中就等于给他做了一次,涉及全米国的广告宣传。

    越是有人针对他,很多本来只认识李长亨的民众,会随着这次的争论,在心里记得更深。

    而且,骂他的人里,基本上都是年轻男性。

    但女人和孩子中,至少有7成喜欢、崇拜他。

    而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不说,过几年孩子们慢慢长大,不仅成为消费主力,还能影响很大一部分的选票。

    再说,挨骂也不一定全是坏事。

    等于是是一次变相的自黑,让很多本来还顾忌重重的资本家、政客们。

    心里潜意识认为既然这么多人不喜欢他,再会赚钱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个被民众厌恶的资本家而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