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 有点难办啊-《从猫鼠游戏开始》


    第(2/3)页

    再说只要港岛人喜欢,在餐桌上提到内地的机会就会曾多,这就是一种无形中的一种宣传。

    就像人们常说的法国菜,吃的少的时候确实觉得不错,可一旦吃的次数多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可一提起法系菜,基本上都是赞扬。

    一提到英格兰菜,那就是黑暗料理,而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外形象。

    按照未来的话来说,这就是软实力的体现。

    而且吃吃喝喝的东西,又不涉及政z,不仅顾忌小,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更别说提出这事的人是亨利-李,具体学习的人是阮梅这个华人。

    甚至要是伦敦、纽约都有大量中餐厅开起来的话,反而是好事。

    最简单的好处就是,喜欢吃中餐的外国人多了,这些人的潜意识里,多多少少都会对天朝有那么一点点的好感。

    对于此时确实有借助米国人,一起应对北极熊压力的兔子来说,有限、有条件的缓和关系,还是有必要的。

    还有那些在国外开中餐厅的老外,靠这生意赚了钱,敌视天朝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至于华裔,那个就不提了。

    可等冉新明出去了解一番后,就皱眉起来。

    教阮梅没问题,但想把覃家菜传播出去,居然有不小的困难。

    和其他菜有个很大不同的就是,覃菜是清末一个榜眼的家传筵席,也就是常说的官府菜。

    在吸收了粤菜和北惊菜的优点后,覃菜的口味南北适宜,加上能有如此大的名头,味道肯定不用多说。

    但就下料狠,擅长鱼翅、燕窝,山珍海味这点,就决定覃菜从出现的时候,就不是寻常老百姓能吃的起的。

    既然顾客群体少,食物原材料贵,就导致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想多收徒弟都没那么多钱去培养。

    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好的大厨没练手的食材,别说出师了,连练习的机会都没有。

    就像何雨柱和他爹何大清一样,手艺确实有,但每顿吃个红烧肉、炖个鸡汤的机会都难得。

    还怎么收徒弟?

    就算收了徒弟,也根本没办法教他做覃菜。

    要不是有机会进入北惊饭店,覃菜说不定就和段家菜、王家菜、任家菜一样,连传承都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