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 太监的命,操皇帝的心(四千字)-《重生不重来》


    第(2/3)页

    中国的问题是,不可能靠高科技产业给中国人提供足够的劳动岗位,中国依然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否则中国将会成为失业大国,估计会隔壁阿三更惨。

    隔壁阿三是出了名能忍,几亿人吃不饱也能相安无事。如果中国落到那个地步,革【2】命和反革【2】命之间就要展开激烈碰撞了。

    但道理谁都知道,只是无法放弃利益而已。

    也许在大信息时代,会让距离更远的地方也能成为市场。问题是现在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小型或者说微型企业的市场,针对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有很多小型企业主要针对的,是企业。

    企业集中形成大型经济圈,才是中小企业的市场核心。产品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都可以在本地进行,运输成本低。如果没有产业集中的工业商业经济圈,国内的小型企业将无法生存。

    单个小型企业也许看着不起眼,但是中国的小型或者微型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未必比大中型企业少。如果没有了那些企业,如今的中国经济无法保证中国人的就业。

    当然,这位经济学家的演讲确实是言之有理,至少对于某些产业是那样。比如农业加工工业。都应当以就近原料产地的原则进行投资。比如物流、,还有旅游业都可以在有合适资源的县区进行投资。至于其它产业,除非是物流业极大发展和信息经济非常发达。不然还是形成集约化经济区更适合中国的现状。

    也许,在十年后中国的经济环境可以实行那样的经济布局了。但是现在还不行的。

    古三就坐在唐浩泽旁边。他一边鼓掌一边小声对唐浩泽说:“唐先生,我听着陈教授的见解与您的见解有很大不同。但两种见解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唐浩泽笑着回应说:“我也受到很大的启发。陈教授的演讲才是老成之言,也是中国未来产业布局的参考方向。”

    “哦?那对现在面临的经济状况,您有不同见解?”

    唐浩泽看他脸上带着微笑,并不像是疑惑,不由好奇,问:“您又是如何认为的?”

    “我更倾向于您的见解。正如您说的,中国的经济依然主要靠工业。而工业只有产业集中化,彼此竞争才能带动产业相关的技术升级。”

    唐浩泽笑着说:“如果信息产业更加发达,那一切都不成问题。只是现在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确实产业集中了,才能催生相关技术体系的研究。所以世界上很多产业都是相对集中的。比如东亚的造船业。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曾经占领技术的顶端,但是因为产业衰落,技术也慢慢落后于东亚。

    又比如电子行业,西方不是没有企业想做。只是一家企业做,根本没可能做得起来。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飞利浦曾经就打算投入显示面板生产行业。但是因为独力难支无法形成产业化,无法与东亚竞争,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不管是什么时候,中国都无法如同西方国家那样实行金融经济。中国的人口太多,就业压力只有制造业才能解决。制造业身后跟着物流等等产业。这个产业体系能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实际上市营造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第三产业才有服务对象。

    不过在这个论坛中,也不是所所有人都只谈论的西部大开发。台下的人也又申请上台,做关于当下经济状况的发言。

    也有人向台上的经济学家和专家提出关于未来经济趋势方面的问题。

    还有人做了产研结合方面的发言,倡导企业重视与研究机构合作的,资助技术项目的研究,共同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更有人提到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