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送给茜茜公主的礼物二-《清末恶匪》
第(2/3)页
甲午战争,日本人叫日清战争,这场战争被日本人宣传成一场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
文明之战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战争,清朝是腐朽没落的文明,而日本则代表的是现代的先进文明,先进文明替代落后文明是拯救不是侵略。
救亡之战是国人最熟悉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人家是来帮助我们驱逐满人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地位。解放战争指的是朝鲜,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人家是帮助朝鲜从中国从藩属国的地位独立出去,是抱着解放朝鲜全体劳动人民从清王朝的黑暗统治下独立出去的正义之战。
日本人在甲午战争的舆论战中稳稳的占据了上风,特别是关于旅顺大屠杀的事情遮掩的最为成功,1894年11月21日午后,日本在旅顺的大屠杀就已经开始了,但是英国的泰晤士报在11月26日刊出里电讯,旅顺发生大屠杀,这是世界上最早披露有关“旅顺大屠杀”的信息。
而在日本的本土,早在旅顺大屠杀之前,日本就为了掩盖战争的真相做了周密的部署,日本国内对甲午战争的报道实施“审阅”制度,日本国人根本就不知道“旅顺大屠杀”这件事,当旅顺攻陷之后,全国多处游行举宴,高呼万岁庆祝胜利,东京股票市场也反弹暴涨,大本营随后将第二军在旅顺掠抢的大批“战利品”运回国内,展示于东京的靖国神社,前往观展的人流比到浅草、上野观光的人还多,“战利品”这个名称在日本成为时尚。
旅顺大屠杀之后,英国的中央通讯社和路透社先后被陆奥宗光指使日本驻英临时代理公使内田康哉收买。“每当有不利(日本)的报道刊登在当地报纸上”,这两家新闻机构通常都立刻出马,给予反宣传。路透社“及时制止”了本社记者从上海发来的揭露旅顺“野蛮惨害”的电稿。中央通讯社则辩称:“除战时正当杀伤之外,(日军)无杀害一名中国人”。类似的还有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日本的《日本邮报》、《日本周刊邮报》以及意大利等国的若干报刊。
当然历史是无法掩盖的,当旅顺大屠杀被曝光之后,日本人又开始了百般抵赖的行动,先是池口否认大屠杀的事实,跟着造谣说是清军“凌辱尸体”引发的日军自发“报复情绪”导致的,跟着又诬陷清军败兵脱下军装,换上便于潜伏于居民家中。日本军队于扫荡中难以区分败兵与居民,于是,凡是壮丁,估计可能是士兵者都毫不留情地杀了,大量屠杀俘虏是违反国家法的,但是清军正规兵的便衣化也是违反国际法的。
就这样最后旅顺大屠杀就不了了之了,日本正是在甲午战争中成功的学会了如何操纵舆论,如何对内进行新闻监督,以及如何跟西方舆论界打交道。
这也是日后日本人在侵略中国,以及亚洲的其他国家的过程中屡次发生大屠杀的原因之一,舆论被操纵的结果就是可以掩盖一切真相,即使被发现了也可以用另一个强大的理由“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来逃避惩罚。
不过后来旅顺大屠杀最后还是被曝光了,给日本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也是在后来的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时候,日本军队突然间变得温文尔雅的主要原因。
没错,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日本占领区跟其他占领区最大的区别就是,日本在八国联军侵华前做了精心准备,随军带来了几万面小国旗,分发给占领区的北京市民,于是,凡是插着写有该国“顺民”国旗的人,都暂时得到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同时还设立了类似警察机构的“安民公所”,组成了一支由宪兵和巡捕的治安力量,是北京最早恢复市民繁荣的地区,一时间,这里竟然成为北京人首选的避难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