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击掌为盟(2)-《凤啼长安》


    第(2/3)页

    李宥明摆摆手,将郑颢人等让进了院子。

    郑颢突然茅塞顿开,他两世在翰林院供职,翰林院整理收藏各朝官员记录,他记起了玄宗朝在与南诏的战争中,曾失踪了一拨人。

    天宝十三年,李宓帅七万天军攻打南诏,他的五个儿子也都在军中。当时六万主力尽数死于洱海,在磨些河一带还留有一万人接应,后来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两国偃旗息鼓后,李宓的长孙女还代替圣上到南诏来拜谒祖君、父亲、叔叔们还有埋葬在南诏的将士。

    最后嫁给为两国调停做出贡献的郑回三公子。

    这是百年前的事了,李宥明万万不会想到,郑颢居然因为这一句话,猜到了他们的身份。

    他暗暗舒了口气,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

    “若是这样,不知您祖上,与我天朝的李宓大将军有何关系?”

    李宥明本已坐下,听到“李宓”二字,诧异的站了起来,他微微有些激动,抱拳道:

    “前朝将军,郎君如何记得?”

    他把郑颢称为“郎君”,那就是把他当成天朝人来看待了,郑颢也站起来,向他行礼,坦诚道:

    “吾曾为翰林,专事整理天朝历朝大臣将领事迹,编辑成书,供圣上参考,就曾经读到过李宓将军的事迹。”

    李宥明激动到有些哽咽,他略微平静了一下才问道:“在圣上那里,是如何看待李氏?南诏给李将军和六万英灵立了碑,史书又如何记载?”

    这是他们世代哽在心头的刺。

    一万逃兵,李四郎带着的一万天朝军做了逃兵!

    他们看到大势已去,没有按照李宓的安排前往接应,而是往天朝退。可当时从会川回天朝的路已被南诏军截断,他们只得辗转入剑川,退往磨些雪山一带躲藏起来。

    这一万人包括了粮草辎重,还有随军的上千卒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