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冯家出来,李飞带着屈突诠又去了其他几家店。 总的来说,其他几家店也都是顾客盈门,比以前好的多了。 从最后的韦家馄饨店出来,屈突诠突然问道: “兄弟,我看前两家你都给了新的食材方法,这后面几家,怎么没见你有动静?” 李飞觉得屈突诠也不算外人,便说道: “其实啊,先前两家,对我有恩,因此给他们一些帮助,那是正常的。后面这几家,和我是合作关系,我没必要提供更多的东西——升米恩、斗米仇,这道理你应该明白吧?” 屈突诠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嘴里重复着: “升米恩、斗米仇?怎么讲?” 李飞没想到这话这年头还没出来,有些汗颜,解释道: “这话是有个典故的。 从前啊,有两个人,一个叫李大,一个叫王二,平时都以种地为生,关系很好。有一年发生旱灾,地里颗粒无收,李大家没有余粮,一家人饿得奄奄一息,只好到王二家去借粮,王二送了一升米给他。李大一家人靠这升米活了命,非常感激,就跑到王家去道谢。 王二做了好事,心里也高兴,说这样吧,我再送你一升米。李大喜出望外,千恩万谢地带着一升米回了家。 如此几次三番,李大陆续从王二那里拿回了一斗米,可是王二家余粮也不多,最后只好说粮没了。李大很不高兴,逢人就说王二小气!这话传到王二耳朵里,他也气坏了。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就此反目成仇。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如果一开始王二只给李大一升米,后面不再给,那么李大只会感激王二。但后面继续给了,李大习惯了从王二家里白拿米,后面不给了,自然就成了仇人。” 这么一说,屈突诠立刻就明白了,他感叹的说道: “这六个字,真是精辟!道尽了人情冷暖,知恩未必图报啊!” 说完,他看着李飞,眼睛发亮: “飞弟,你虽未进学,却是满腹经纶,在我看来,比那些酸儒也不遑多让!而且你懂的东西,那些人未必懂,和你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受益良多!” 李飞笑着摆摆手: “哪里哪里!好了,咱们去陈家饺子馆,看看煎饺好了没。” 李飞带着屈突诠吃完煎饺,各自回家,看到杜氏正看着家里一堆东西发愁。 院子里摆着不少的东西,有米、面,半扇羊肉、鸡鸭鱼,鸡蛋,还有各种青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