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打榜从大唐开始》


    第(2/3)页

    习惯就好……

    “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必须保密,若让程瞎子知道,保不齐会透露出去。我家就那三间房,又不好安置他,还是算了。何况反正要写的字不复杂,只要大家懂就行。”

    牛柱从李飞手里接过包袱,一边背在自己身上一边继续问道:

    “那现在咱们做什么?”

    李飞想了想,说道:

    “咱们去看看咱们永宁坊的好吃的!”

    永宁坊位于城西南角,在长安三十六坊里,算是靠后的坊区,居住的主要是普通百姓。

    正因为如此,在永宁坊里卖的,大都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的家常小吃。

    像包子,汤饼,胡饼,馄饨等,在这里都能找到。

    做小吃的,部分是自家有铺子,大都是用自家的院子搞的门面,也有部分直接挑着挑子,边走边吆喝边卖,也算是一道风景。

    记忆里的李飞对于永宁坊的小吃并不关注,但今天一走,他才发现,没想到永宁坊里竟然有这么多古代的特色小吃。

    常见的刚才已经提过就不说了,这里竟然还有卖寒具(馓子和麻花的前身,油炸食品)、毕罗(馅饼)等一些李飞以前压根没见过的食物!

    看来,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啊!

    看了自家附近一圈后,李飞把重点放在了七家店铺和一个挑着担子卖肉夹馍的老人家身上。

    这七家店铺,除了冯家的包子外,还有陈家的饺子、朱家的汤饼、何家的鱼脍、韦家的馄饨,柴家的锅盔以及范家的甑糕(用枣和糯米做成的粘糕)。

    冯家的包子留在最后,李飞先去了陈家的饺子馆。

    陈家饺子馆开在临街,距离李飞家不过两三百米远。

    陈家的当家陈文正四十多岁,比李飞父亲李讯年纪还大些,也认过几个字,不过靠那个是无法养家的。

    好在家传饺子手艺,便在五年前在永安坊开了饺子馆,虽不能大富,却也能糊口。

    陈文正和李讯相识,当初关系不错,不过李讯身死后,来往就少了。

    此刻不是饭点,饺子馆里没客人,陈文正看到李飞进来,招呼他坐,不等李飞说话,便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说道:

    “飞哥儿啊,我和你父亲是朋友,按理说这事我应该鼎力相助。这里有四百文钱,是我这一年的积蓄,你拿去,先应个急!”

    听陈文正这么一说,李飞还没来得及说话,里间帘子一掀,一个妇人钻出来,李飞认出来这是陈文正的妻子李氏,只见她把陈文正拉到里屋,面带怒意压低嗓子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