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国乱思良将-《反穿越调查局》


    第(2/3)页

    秦昭襄王十六年,白起与秦国客卿司马错联手出兵,夺下了秦军东进的重要支点——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白起又率兵攻打赵国,四战四捷,占领河东战略要地——光狼城。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奉命伐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二十万楚军就大败溃逃,无可奈何之下,楚王只能答应向秦国割让上庸、汉水以北土地,以乞求停战和解。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国再次决定伐楚,白起仍旧担任全军统帅。他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又派遣秦军主力,秘密进入秦楚边境的无人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出其不意的快速突进楚国境内,打了楚军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围困楚国的都城郢都。??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穿插到楚军背后的秦军主力,大破惊慌失措的楚国军队,顺利攻占楚国的都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并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国残兵溃不成军,一路仓皇退却到陈城,悲催的楚顷襄王只好将陈作为都城,对外仍旧称作郢。同年,白起指挥的秦军又接连攻克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楚国险些直接挂掉。

    十六年的时间里,白起指挥秦军大小百余战,把赵国、魏国、韩国和楚国挨个胖揍了一遍,居然无一败绩。死在他手中的四国将士,合起来竟达数十万之多,而秦国也得到城池一百一十余座,扩展疆土几千里。

    如此辉煌彪炳的战绩,令整个秦国上下都不禁为之动容,秦王特意颁诏天下,给予白起最高评价——“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至此,白起获封武安君爵位,成为了大秦将士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

    武安之威,名震天下。

    面对长平地区胶着的战局,经验丰富的白起一眼便看穿了老将廉颇的图谋,他向秦王明确指出,此役胜负的关键,不在军旅,而在主将,不在前线,而在邯郸。

    秦昭襄王乃是一代雄主,叱咤天下几十年,压着山东六国喘不过气来,所以当然同样老谋深算、思虑周详。他听白起这么一说,立马明白了对方话里面的意思。不过,他仍旧有些疑惑,当即向白起提了一个问题。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难道赵国真能放着廉颇这样牛掰的老将军不用,改换其他将领和战略吗?

    白起闻言微微一笑,对秦王讲道,目前赵军所采取的策略无疑是非常正确,非常明智的,并且极有可能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只可惜,这个策略的主人是廉颇,而不是赵王。

    打窝囊仗,老人能忍,年轻人却忍不了,尤其是现在秦军的总指挥是王龁,而不是他白起,所以年轻的赵王,打心眼儿里渴望能够凭借赵军的强大战力,一举定乾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