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黑炭妞和牛皮-《车游记》


    第(3/3)页

    江北嘿嘿一笑,直接说道:“冻柿子和冻梨!”

    老妈这种“猜猜看”游戏,每年都玩儿,而江北自然每年也都能猜到。

    冻柿子和冻梨,其中江北最喜欢的就是冻梨。

    冻梨的诞生,既证明了东北人民的智慧,也侧面反映了东北当年的贫困。

    早些年间,由于食品匮乏,外加没有水果保鲜技术,冻梨和冻柿子几乎是普通人家,冬天能吃到的唯一水果。

    后来日子好了,加上江家因为工作原因,搬到了饶河城里,村里人便不再登门求字,自然也就不再给他家送着冻梨。

    等到如今,水果冷藏技术、保鲜运输技术无比成熟,哪怕在三九天,也能吃上新鲜水果。

    这便导致冻梨在市面上越来越少,且逐渐退出了东北新年必备食品清单。

    吴雅在京城从没吃过这种卖相“惨烈”,吃法有趣,味道喜人的水果。

    江北告诉她,解冻冻梨的步骤,用东北话说叫做“缓(huan,一声)”,意思就是化冻。

    用冷水一泡,冰凉的冻梨周身就会结上一层冰,然后用手一捏,那冰层就会裂开,而里面原本坚硬的冻梨也会变得软软乎乎。

    而准小叔子江南则用他的理科知识,硬核解释了关于为什么要用凉水化冻的原因。

    一通解释过后,江南成功把吴雅这个艺术生讲的头脑发昏。

    “江南,别说了……”

    吴雅揉了揉发胀的脑袋,尴尬的打断了江南的“物理魔法”。

    当她亲手捏碎一个“缓(huan,一声)”好的冻梨的剔透冰层,一口咬下去,口感绵密,汁水浓郁且冰甜可口。

    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

    原来这黑不溜秋的冻梨竟然能如此美味!

    “这个好好吃!”吴雅的嘴唇边被冰的发红,却仍是“爱不释口”,又捏碎了一个冻梨的冰层。

    听她这话说完,一屋子人哄堂大笑。

    吴雅的确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让人由衷的开心。

    她自然不会知道,以往两年,孙叶回到这里,气氛从未如此轻松。

    下午的时间很悠闲,吃饱喝足后也没有其他“工作”要做。

    江北觉着在家干呆着无聊,便又带着吴雅和江南开始四处转悠。

    东家逛逛、西家看看,时不时的还能碰见小时候的同学或朋友,乐呵呵的叙叙旧、聊聊天。

    留在村子里的同龄人,大多是初中或高中就辍了学,早早结了婚生了子的那些人。

    他们或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接过了父辈们手里的手艺,或种地、或做工。

    虽然日子过的辛苦,但也踏实。

    而如江北这样在外地打工拼搏的人也不在少数。

    只不过这批人已然是学会了“报喜不报忧”,不论真假,过年时都穿的光鲜亮丽,极力的表现着自己在城市里的“好生活”。

    或许他们在大城市遭受的白眼,远比此时收获的羡慕目光更多,但仍在过年时摆出一副“我在大城市生活的很好”的样子,穿戴名牌、出手阔绰。

    有的甚至一趟过年,就要“伤筋动骨”一两个月,但却仍然乐此不疲。

    尤其是当一个村子里,这群外出拼搏的人很不凑巧的聚在一起时,这种更像是“孔雀斗艳”式的彼此试探、炫耀,更为明显。

    而今年,村子里的青年一代,被人讨论的最多,自然就是江北。

    前两年在京城买了房结了婚,如今两年没到又离了婚,听说还发了财,给自己家的老房子改成了二层小楼……

    尤其是这次过年,江北竟然带回了一个大明星……

    傍上了明星富婆,抛弃了结发妻子;中了彩票头等大奖;做买卖发了财……

    种种传闻之下,让江北俨然已经成了村子里茶余饭后的谈资,亦成为了那些同样拼搏在外的同乡人最想亲眼见见的人。

    有的是真想江北叙叙旧;有的则是一门心思想要戳破有关江北的一些牛皮。

    只不过,这些人丝毫不愿意去了解,这牛皮是否是江北自己吹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