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屈书记看着唐铁刚刚搞好的木头,“刚过来? 看你干活就没敢打扰你,这是搞什么呢?” “接种菌种? 接种好之后等上一段时间就能长出木耳了。” 唐铁笑着解释了一句? 又赶紧看向宋国峰,“宋师傅,我做的怎么样?” 宋国峰点头:“还行,就是速度有点慢。不过慢一点好? 总比弄坏好。” 得到师傅的认可? 唐铁脸上笑意更浓了,缓缓起身这才给屈书记介绍宋国峰的身份。 得知宋国峰就是教授唐铁技术的人,屈书记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宋师傅,你觉得我们这里的环境怎么样?适合大面积种植木耳吗?” 宋国峰不知道屈书记到底是什么书记? 但他知道一般人绝对当不起书记这个称呼,本着不得罪人的态度回答道:“木耳生长不喜欢高温? 气温越低越好,而且对湿度的要求也比较好。” “山里环境保护的好? 基本上就是原始状态,气温不用担心? 适当控制一下湿度绝对没问题。” 屈书记连连点头? 紧接着又是问道:“宋师傅? 你跟唐村长说的木耳行情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我们这里准备大力推广木耳种植。” 唐铁淡定的站在一旁不说话,宋国峰则是皱了皱眉,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价格每年都有变化,我不敢保证每年都能很高。总体来讲,只要产量达标,肯定会赚钱的。” …… 齐开泰带来的工人干活很卖力,不管是捕鱼还是帮苏策装鱼,对于这样实诚的人,苏策从不吝啬。 “这一车装完就下班,我买了一头猪,等会下班请大家吃肉喝酒!” 干活的工人听到这句话,一个个露出灰心的笑容,有人甚至大声回应着:“苏老板,这几天你都是喝到一半被抬回去的,用我们老家话说,你就是那种只见盘子不见碗的选手。” 只见盘子不见碗是农村酒席中流传的一种说法。农村红白喜丧办酒席,上菜顺序就是先盘子后碗,盘子是下酒菜,用碗装的是硬菜和各类汤品。 这句话是形容一个人酒量差的意思,工人们的哄笑,苏策一脸尴尬,却无法反驳。 自己好歹也是半斤白酒的量,可面对这群鲁省汉子…… 通过他们,苏策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大碗喝酒! 50多度的白酒,三两一口喝完,这谁扛得住? 将近四点钟,装车结束。 苏策把这一车的数量发给孔令杰,然后带着工人们一起下山。 刚回到村里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不用猜都知道是母亲在卤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