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真实历史上的‘十从十不从’,兼穿清要不要造反小议-《狐朋仙友》


    第(2/3)页

    第十“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

    最后这点有意思,要求汉人按照满人的习惯,服劳役和上缴田租赋税,却不强迫汉人使用满文和满语。

    说实话,这点真的挺好的。

    因为明末的苛捐杂税多得简直和牛毛有一拼,这税赋从清,实际上是减轻平民负担。

    而不强迫民间使用满文,则有利于加强知识体系传承……满文全都是拖着尾巴的小蝌蚪,不先数清楚蝌蚪尾巴上的弯儿,你都不知道这个字写得是啥。

    那看着,是真费眼睛啊!

    所以渐渐地,满文也就没人用了!

    这可是事实为证的!

    据说溥仪在满洲复辟伪满洲国之后,曾经指着登基诏书上的满文问身边的大臣:“这个字啥意思啊?”

    连自家皇帝都不爱用不认识的东西,不用就不用吧。

    十从十不从这就算说完了,现在再说几句闲话。

    作为离现代时间距离最近的王朝,清朝的愚昧落后与其对外觍颜媾和的太多一直是很多人心里隐隐的痛。

    在网络上,清朝的名声不太好听,甚至有‘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的说法。

    甚至还有读者专门跑到咱的书友圈留言:你这本书造反么?不造反不看了!

    兄台,我这可是本闲话鬼狐妖怪的悬疑志怪,你是不是点错频道了?……难道要让胡三他领着一帮狐狸精打上京城造反么?

    再说这位兄台,你该不会以为这造反就像过家家一样简单吧?

    咋说咱也有十几年的书龄,现在网上那些所谓的清穿造反,咱少说也看了二百来本;然而其中稍微还算能看入眼的,一个巴掌就数过来了,剩下的全都可以上茅房使!

    我承认清朝官员昏庸军队腐朽士卒羸弱,朝廷就和纸糊的破房子一样,踹一脚就塌。

    但你别忘了,清朝有一点是所有汉族王朝不能比的:清朝的举贤任能,简直做到了骨子里。

    就比如皇太极想招揽洪承畴,在自己被洪承畴当面痛斥之后,就让自己的老婆,那个鼎鼎大名的大玉儿,天天去洪承畴房间里问安:“老洪你伤口还疼不?饭菜合不合口味?要不我亲手下厨给你炒俩?”

    你就说,这一点哪个汉家王朝做到了?最后,‘宁死不降’的洪承畴不还是投降了么?

    所以,眼睛一定得能看见人家的长处,尤其是想要推翻人家的时候!

    实话说起来,清朝最为衰弱也最有可能被人取而代之的时间段,就是1864年到1895年之间。

    时间倘若往前,那时民智尚未开启,国内也大体上安定,严重缺乏造反起事的群众基础。

    尤其是杨从循出门闯荡江湖的嘉庆年间,那二十来年一场大规模战事都没,真有河清海晏的盛世感觉……造反?洗洗睡吧。

    时间倘若拖到1895年之后,此时西方列强实力顶峰正盛,而中国国内的衰弱又随着甲午惨败的结局暴露无遗。

    此时若要造反,即便能够成功,下场往往是中国被各大列强扶植自己的代理人瓜分……届时这个造反者就是华夏的罪人,一定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现在回到1864年到1895年之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国际上对中国有什么利好消息呢?

    欧洲方面,铁血宰相俾斯麦刚刚上台。

    经其一手统一的普鲁士德国,将在数年之内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整个欧洲即将被这个新生的刺儿头闹得天翻地覆……至少20年内,英法这对老牌帝国主义列强没有太多精力可以投向东亚。

    而在大洋彼岸,后来世界第一强国美利坚,此时不但羽翼尚未丰满,还陷入南北战争的泥潭,短期内也无力他顾。

    至于东边那个‘脚盆鸡’,令其脱胎换骨的明治维新还要6年才会开始。即便已经开始,刚打完倒幕战争的‘脚盆鸡’也是伤痕累累,少说也需要十几年时间卧薪尝胆。

    国际形势一片大好,真可谓造反者的天赐良机!!

    然而此时国内政坛上活跃的是些什么人呢?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彭玉麟……一帮如雷贯耳的大佬!而且这些大佬都有一个特别牛掰地方。

    人家干军事都是半路出家,曾是个书斋养病的翰林,李是个四处游幕的师爷,张是个县衙小官,最牛的是左宗棠,他是个没考上举人的秀才,最后还因为和人打架被当地县令记过,差点给革除秀才的功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