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挖战壕-《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2/3)页

    可惜,最后还是死在了侄子朱瞻基手里,和他爷爷、老爹相比,在造反这条路上输得很惨。

    造反必须有强大的心理需求支撑。这个心理需求就是理。

    心理学家把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要,也就是人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臣民连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乱之将至。

    像元代的朱元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父母、亲人辛苦劳作却活活饿死,自己不得不沦为乞讨者。

    天地之大,普天之下,哪里有活路?不造反,饿死。造反,还有可能生!对,向死而生!

    朱棣呢,这个基本需要是很满足了。作为皇家成员,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

    作为藩王,还有自己的地盘,当个土皇帝还是蛮惬意的。

    毕竟历朝历代和祖制都遵循着皇位立长不立幼,这是符合人的基本认知的。

    朱棣不是长子,虽然跟随父亲朱元璋出生入死打下江山,那也只能算尽到了本分和能力。

    皇位理所当然是长兄的。长兄走了,可他还有儿子,皇位自然是他儿子的。

    朱棣在没有“靖难”之前,虽说有些越礼的行为,但对待皇位的态度基本上认可的。

    人的第二层需要是安全的需要。当安全感缺失时,人就会感到威胁和恐惧。侄子皇帝一上台就急于削藩,制造恐怖气氛,让藩王们的安全感顿失。朱棣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个被杀被废,自感命不保矣,被逼无奈,造反!不造反就只能等死啊!

    朱高煦呢,如果父亲不造反,不当皇帝,他这辈子顶多就算个纨绔子弟。

    除了饱食终日,于国家于民族可能无半点贡献了,父亲命运的改变直接影响了他的命运。

    父亲把自己推上了皇位,作为儿子,他第一次离皇位是那么的近。

    熠熠闪耀的皇位似乎也在召唤着他。但他发现,作为次子,皇位离他似乎又是那么遥远。

    造反?他没有理由!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得在符合法律法规和人伦道德的准则下完成啊!可他还是跟自己找了很多理由。

    第一,皇帝应该有皇帝的样子吧?兄长他不但颜值不够,而且又胖又跛,有损国家形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