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热气球重机枪-《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2/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科技使球皮材料以及致热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而方便的公众体育项目

    当然,大明现在制造的热气球要比这兄弟二人制造的先进很多。

    热气球主体结构材料,几乎都是从系统兑换的,有些地方已经接近二战时热气球。

    其实热气球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科技含量,就是气囊中填充空气,通过装置对空气加热,使之变轻获得升力。

    宋应星他们研制的热气球升空的高度有限,正常情况下高度为一千五百米,极限一千八百米。

    热气球的吊篮也不大,只能装两个人,极限载重最多三人。

    虽然高度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但是在那个年代绝对没有办法把它打下来。

    因为燧发枪的射程只有两百多米,那时的大炮就是一个炮管直来直去,更加不可能对空射击。

    朱由检让皇家科学院研制热气球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空中观察获取情报。

    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居高临下往对方人群扔手榴弹。

    因为高度问题,对方只能眼睁睁看着没有任何方法对付。

    就是让敌人气的半死,看不惯又干不掉他。

    重机枪一般指重量在25公斤以上的机枪,包含三脚架。

    装有固定枪架,射程较远,威力较大,可搬运的机枪是步兵支队的支援火力,主要用于射击集群的有生力量、火力点、轻型装甲目标和低空飞机;其枪架具有平射、高射两种用途,射击精度较好。

    它既可以用来压倒敌人的火力点,封锁敌人的行动路线;还能大批杀伤集团目标,支援步兵冲锋陷阵。

    重机枪具有较长的火力持续性,能在远距离上有较好射击精度,所以它具有较大杀伤力,特别适合用来对付冲锋的敌人。

    轻机枪出现的比重机枪晚很多年,宋应星他们研制出来的其实就是重机枪。

    那时又没有对比的枪械,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重机枪什么是轻机枪。

    朱由检本来给他们的是轻机枪,可是因为工艺问题,被宋应星他们硬生生制造成重机枪。

    这种重机枪射程只有四百米,射速每分钟两百多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