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祖训-《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2/3)页
“父皇,大明日报编辑张敏不但人美还很懂事,并且和皇兄之间似乎也有说不清的关系,儿臣感觉她挺合适的,不过这不符合太子选妃的制度,除非您亲自做主……”
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古代就进入了封建王朝。
从此之后,封建王朝就有了一个潜在的“威胁”,这就是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朝代,这些朝代或多或少的都出现过外戚干政或者后宫干政的情况。
最为人熟悉的就是清朝,清朝前期是没有后宫干政以及外戚专权的。
可是在慈禧进宫之后,清朝的后宫制度就改变了。
慈禧成为了晚清实际的掌权人,从这时候开始,清朝就被后宫干政所困扰了。
即使是清朝的灭亡,与后宫干政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慈禧太后,清朝的局面肯定会发生改变。
相比较来说,明朝就从未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
除此之外,明朝还没有出现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
即使是明朝的祖训,都要比任何一个朝代霸气,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即使是亡国之君崇祯帝也是如此。
相比于其它朝代,明朝从建立到灭亡,都没有出现后宫干政或者外戚专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都与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刻苦学习,吸取了历朝历代的教训。
因此朱元璋将历朝历代的不足都进行了改进。
朱元璋下旨所有的太监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
由此说来,太监干政在明朝前期几乎没有出现。
即使是魏忠贤这样的太监,也不足以威胁皇权的统治。
在防范外戚专权和后宫干政方面,朱元璋的首先造了一面三尺高的铁牌,立于宫门口,上面刻画了八个大字: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后来,文官集团不断的发展壮大,这对皇权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威胁。
之后就有了内庭司礼监和外庭内阁互相牵制。
古代史上出现了很多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政,后宫和外戚是相互存在的。
后宫的妃子权势变大,那么她的外戚也会水涨船高。
比如说西汉的吕后专权,她破坏了刘邦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就导致了问题出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