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唐王朱聿键-《大明开局就登基》
第(2/3)页
‘隆武并其母光华太妃讳英忠烈徐娘娘之墓’。后昆亨归郑,继而为僧,年八十有奇,为口述云。故特表出。”
隆武帝的下场在记载上出现程度不等的分歧。江日升批驳了押回省会福州斩首的说法,是有见识的,因为在清方档案文书和福州人士的记载中从未提及这样一个重大事件。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汀州遇害的是隆武帝的替身,他本人逃到广东五指山当了和尚。
在民间传说中,隆武帝逃难到湖头后,怕被人识破告密,便在妙峰山上的妙峰庙安顿下来,削发为僧,自号“南方僧”。
初时,“南方僧”读书练武,打算卧薪尝胆,有朝一日光复大明河山。但后来见天下局势明朗,大势已去,灰心丧志之余,他就做起了和尚,最后终老湖头。
这种说法很难令人置信,理由是:第一,当时广东是拥戴隆武朝廷的,隆武帝如果真能逃到广东,毫无必要遁入空门;即令说他心灰意懒,看破红尘,那又同传说中的“帝派使者慰劳群臣”自相矛盾。
第二,这一流言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出面证实;相反,跟随隆武帝逃难的大学士何吾驺回到广东以后,肯定得到相当准确的消息,才写信给肇庆当局另立新君。
朱聿键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可能是一位贤明的君王,他自奉甚俭,品格在南明诸君中是少见的优良。
但不幸的是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乱世,手中兵马也不足以和清兵抗衡。
他本人可以说是南明诸帝中较有能力的皇帝,只可惜在错误的地点选择了错误的势力,才使得他无所建树,最终隆武朝廷的复国计划失败。
朱由检前世对明末历史的了解,让他对朱聿键还是很感到可惜,既然唐王在众多藩王中是最有能力的一个,那么朱由检就给他发挥能力的机会。
开始准备让他去南洋的,后来朱慈烺和朱慈炯兄弟的出现,朱由检就把南洋管理权给了定王朱慈炯。
倭国对华夏的伤害极大,朱由检肯定要拿下这个卑贱的国家,唐王朱聿键就是朱由检心中管理倭国的最佳人选。
在接到皇帝的密旨后,唐王就开始招兵买马,别看他只有两千人马,可是这两千人都是中原大地年轻精英。
唐王招兵对象,不但身体素质要强壮,还要能吃苦耐劳,对国家和民族有极强的认同感,并且还要头脑灵活,对火器有感觉。
他知道现在不是拿着冷兵器,凭着一腔热血拼命的时期,专门上奏皇帝,要求指派军中教官帮助他们训练新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