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风云起、寻仙路 第二百一十八节:齐登门-《登仙令》


    第(2/3)页

    木有枝听到李成杰突

    然喊话自己,愣了一下!“明白什么…什么都不明白”。但是他看着在场的众人,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啊?好像也明白点了吧!”

    “哈哈哈!”大家见状,哄笑一趟!

    有的人笑默契,有的人跟着笑,而有的人只为木有枝而笑…

    “那诸位请吧!听说大理寺的寺门已然立在了南天门下,咱们一道前去一观?”李成杰做了个请的手势,道破了其中的真意。

    众人也都心领神会的一同迈步走出了厅堂,向着南天门处结伴行去。

    “贤弟,我可是听说殿试前一日你们那十位贡士在雨中漫步念诗的雅事了,不知此事可属实啊?”陈允看着同行的四个青年才俊,他忽然想到了之前听到的一个趣事问道。

    “现在这四个人都是曾经入得殿试的才子啊,就是他当年也是未及殿试啊…当真叫人慨叹!虽然木有枝未得功名,但是有那一篇对仙的策论,不得官名亦不影响他的才名。”陈允看着同行的四人,心中齐聚五味。

    “什么雅事,顶多也就算一次意外的风流。”李成杰回道。

    其余的三人也笑着点头应和着。

    “妙得很,妙得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现在品来依旧觉得至理深蕴其中。”陈允说道。

    “那,状元郎何不再起个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对于诗文的美,当真是无限受用啊!”许诺抬头看着今日的天色,也提议道。

    “嗯,不错,成杰,在场数你才高,你看今日风和日丽,我们不妨再吟诗一首,文香熏心更陶人!”王怜民也是附喝道,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兴致,他总不能扫兴吧。

    “也好,这一路上念念诗,陶冶一下情操也是好的。我看今日风和丽日,春风袭袭的,便吟一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何如?”李成杰转身面对着众人,倒步走着提议道。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妙极妙极,不过此诗,我可不曾在书上学习过啊。几位你们可知?”陈允琢磨了一下,他可不记得自己学过这首诗。

    “我也不曾听闻。”王怜民说道,木有枝也跟着摇了摇头。

    “哦,我倒是略有耳闻,不过这并不是一首诗,影响之中好似是一篇游记。”许诺说道。

    “嗯,正是古人一篇登楼的游记。”李成杰点点头说道,这次吟诗,并不是他故意为难,而是心之所至,便也没考虑那么多…

    “不过,我也是记不清了。没有状元郎如此好的记性和诗情啊!比不了比不了…”许诺看着众人都不太会,他虽有些模糊的记忆,也不逞强,这时候啊,随大流还是比较稳妥的一种“处事之道”。

    “贤弟,那可能就辛苦你一人了,将那如此美的游记吟来,陶冶一下我们的心灵。”陈允看了一圈除了李成杰,大家都不会,陈允这面子上还是挂的住的。毕竟李成杰是今科的状元,还是陛下钦赐的麒麟子,文不如他,情有可原。

    “好,此篇游记不短,我便从刚才那句吟起,只得短短几句,那浩瀚之意,大家应也都能领会一二了。”李成杰开口说道。

    而后放慢了步子,走到了众人的最中间,开口吟诵道,“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李成杰吟到此处,声音随

    着他的身形顿了一下。

    正陶醉其中的众人,全然不觉李成杰已经停下了脚步,他们还在脑中幻想着那诗文中的画面,深深的被那景观震撼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