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难以接受-《官路红人》
第(1/3)页
哪怕赵刚觉得他很有把握,但过程如何,结果会不会出现偏差?这也不是他能够完全掌控的,或者说他又没有丝毫的把握。
因为推荐提名中,没有杨再新的名字,使得钱恒知对此一直不甘,到得这时候,还在看着杨再新,想要补上一个名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
三个名字,赵刚肯定排在最前面,这也是三个人职位排位相符合的。这样的规则,体系里是最为重要的。
比如在会议铭牌摆放,会议通知对领导的排位,宣传报道上点到名字的领导先后排序,那是第一紧要的大事。如果有排错,那是重大的工作事故,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严重的可能会因之丢掉职务。
是于但凡有之类牵涉到领导排位的东西,主导工作的人,都会细心查对,确认无误才行。当然,这种事情也是国内一大特色,在大陆外估计很难找到了。
赵刚也明白,谁排在最前面,投票的时候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这与普通人的心理定势有一定的关联,除非谁事先对要做到事情反复深刻地思考。
对于每一年的优秀指标,随人大家关心,却没有重要到要对其想方设法去谋算,自然不会多思考。排在第一的赵刚,确实有较多的优势。
严复森将三个人的名字宣布了,说,“鉴于三个人都在这里,我们就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定吧。票数最高,谁就是最服众。这样做也免得有谁难为情,你们三位有什么想法吗?”
“处长的提议很好,我赞成。”黄东升当即说,“不论怎么表决,我觉得赵处长肯定最有优势……”
刘蕾也随之表示,赞同处长的意见。赵刚知道不记名投票,对他而言,不可控的情况太多了,但严复森处长提出来,黄东升和刘蕾都赞同,他又如何说?唯有同意,还得说几句漂亮话,才会给予会的人有好印象。
“我也非常赞同处长的意见,说到工作,二处这边再新处长的工作表现最出彩,我是自愧不如的。实际上,我们这个优秀指标,本该是杨处长更适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