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可怜的陈老爷(求订阅)-《宋胆》


    第(2/3)页

    “不一样!原本是巴蜀无援,山城缺粮。所以元军围城断粮就可慢慢攻克!可是现有扶桑土豆、玉米红薯等物为济,元人再想围而不攻却是没有任何效果啊。”

    ......

    “那这么说...自巴蜀反攻,前景可期?”

    ......

    众人议论,那边陈宜中听在耳中,心说,一群棒槌!!

    这哪是前景可期?这是前景一片光明啊!要真像宁王说的,那复宋大业真的会从巴蜀迈出第一步了!

    陈宜中有点改变主意了,他也想回去了。

    主要是,回去没啥危险,还身处大潮之中,波澜壮阔,这便宜凭什么不占?

    不像在扶桑,你干的再起劲儿,也就是种地造船,和土人打交道。

    就是个后勤,能有什么出息?

    好吧,陈与权有点动心,看着文天祥、谢叠山那老几位,眼神儿都不一样了。

    这可都是奠基之臣啊!功劳最大,谁也比不了了。

    可是,放眼从前,这几个人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赵与芮就是个闲王,还是降的元的闲王。

    谢叠山更是连入中枢的资格都没有,只是一个教书先生。

    至于文天祥,虽然名气不小,可是在仕途之上,也不是什么实权高位的人物。

    陈宜中瞧不起陆秀夫,那是因为陆秀夫资历不够。

    陈宜中身居宰相的时候,陆君实还只是一个参议官,后来当了司农丞。在陈宜中看来,也就是个后辈小弟。

    可是现在,陆君实爬到了他上面,这让陈老爷很是不爽。

    当然,也仅仅是不爽,分寸陈老爷还是有的。国之危难,有不满也只能装在心里。

    至于文天祥,还不如陆君实呢,就是弟弟中的弟弟!

    可是,你看现在,往那一站,陆君实都要矮他半头。

    凭什么?

    凭的就是巴蜀开创前景的功绩啊!

    所以,陈老爷也想回去。

    他知道,他可能永远也没机会超越文天祥了。呆在扶桑,可能连越超陆秀夫都没机会。

    毕竟,这些年,陈老爷可以说是蹉跎而过,未立寸功。

    元人打临安的时候,他没陪在赵昺身边,他跑了。

    去越南借兵,没借来,还弄的像临阵脱逃似的。

    到了扶桑,和印第安人外交,他没忍住,又让宁王抓了把柄。可是人家陆秀夫...半夜跑回来了。

    也正因为陆秀夫半夜跑回来了,杨太后才拥他为首相,他陈宜中为副。

    陈宜中心里不甘啊!

    可是,他没机会了。在扶桑,很难有超越陆秀夫的机会。

    所以,他要回去。

    现在回去就是摘果子,而且是最先吃到果子的人。

    再晚,等宁王大局已定,功盖当世,那回去也只能当绿叶了呀。

    想到这里,陈老爷看了看昨天熬了一宿的奏折,来了句,“什么破玩意!?”

    胡乱往怀里一塞,再不多看一眼。

    还制定什么方略?回到巴蜀,坐在钓鱼城里再制定也不迟嘛!

    陆秀夫、江钲也是同样想法...现在提这些不合适,还是先搞定归国这个事儿再说。

    那边,赵与珞把陈宜中、陆秀夫,还有江钲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包括别的官员也是神情易懂,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想回去。

    赵与珞无语地摇了摇头,你们啊,真是太不争气!

    那混蛋小子还没出招儿呢,怎么就...就都掉坑里了呢?

    照这个态势,一会儿都不用什么举荐不举荐的,这帮人为了回去就得打起来。

    到时,赵维再按商量好的举荐陆、江、陈三人。

    呵呵,这哥仨不但乖乖入瓮,甚至钻进去了。

    赵维把盖封死了,哥仨还得说句,“谢谢啊!”

    再给赵维送点礼,表示一下感激。

    成王殿下在这自行脑补,那边果然。

    赵维见火候差不多了,给叠山先生使了个眼色。

    谢叠山竟向赵维摊了摊手,意思是,还有我出来的必要吗?

    随后上前一步,“臣...有本奏!”

    上首赵昺一见,自是客气,“谢卿请讲。”

    叠山先生:“臣以为,巴蜀大局已定,重庆重镇指日可夺,是为复兴社稷之基!臣上请陛下,下诏归国,于重庆创设行在,君威天下!”

    !!!!

    !!!!

    众人皆是一惊,请皇驾西归?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说,早了点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