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一群老儒的头脑风暴-《宋胆》
第(2/3)页
“殿下到底想说什么?”
赵维:“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凌霄城不能丢,丢了再想拿回来就难了。”
“而如果凌霄城在手,那将来打重庆,只要拿下一个神臂城,就有攻下的希望。”
“相公们还不明白吗?咱们得救凌霄城!不单单是因为易老将军,更是为将来埋下一颗活子!”
“可是,怎么救啊!?”
王应麟苦笑,又绕回到最初的问题。钓鱼城兵力不足,救不了。
“所以啊!”赵维一摊手,“我把大伙儿叫起来,一起想啊!不然,要咱们有何用?吃干饭?”
“咳咳。”厚斋先生差点没噎死,臭小子,你骂谁呢?
好吧,他们这帮老相公自从到了钓鱼城,都快成吉祥物儿了。什么事儿都用不着他们,确实成了吃干饭的。
“唉!”长长一叹,把披在身上的袍子穿上,对文天祥、谢叠山,还有赵与芮道:“都愣着干什么?想吧!”
“今夜想不出个救城的法子,宁王殿下怕是不会让咱们睡下喽!”
文天祥也是跟着苦笑,想..怎么想?就那么点兵。
钓鱼城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二的士卒、六千匹战马,还有小钢炮7门,一窝蜂若干。民夫倒是不少,吼一嗓子,全城只要是男人,都会响应。
可利用的条件就这么多。
而敌方,速不答二十万大军,只此一条,就够你琢磨的了。
想不出来。
在坐的谁都知道想不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武再世也打不赢没有兵的仗。
好吧,既然提到兵圣他老人家,正好山河图旁放着一本兵书《兵家三十六策》,也就是后世的《三十六计》的早期雏形。
王老爷子随意翻看,“想不出,那老夫就按兵书一条一条的念过来?”
大伙儿苦笑,这个时还拿兵书里那套?有用吗?
“金蝉脱窍。”王老爷子真就捧书开念,只是这第一个......
“这个没用。”
“笑里藏刀...也没用啊!”
“围魏救赵...嗯?”老爷一愣,“这个好像有点用吧?”
看向山河图,“刚刚殿下说什么来着?预攻重庆,需神臂城封锁长江水道。速不答不会看不出神臂城的重要吧?那咱们佯攻神臂城,他是不是要来救啊?凌霄城之围立解啊!”
“不行不行!”谢叠山摇手,“就算他出兵来救,需要二十万尽出吗?只要分出三五万人,咱们就无计可施了。”
“嗯。”王老爷子点头,“那再加一个?像是云顶城,也是要害所在,必救的节点。”
老爷子心也大,哪怕就是分出几万人马,也能减缓凌霄城的压力嘛!
文天祥实在不想跟他杠,对于2000多守军来说,二十万和十万有区别吗?
“下一计!”
“好好!”王应麟点头,“下一计是...连环计?不行......”
“隔岸观火?没用。”
“浑水摸鱼?”
“等等!”赵维皱眉出声,“这一计有点用啊!”
接着道:“凌霄城那个地方,最适合浑水摸鱼。让血头军潜藏于山林和元军打游击,就算起不了大作用,也能让元军疲于应付。”
老相公们一听,“何为打游击?游击将军那个游击?”
赵维无语,“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嗨,说白了就是耍无赖!”
“这事儿血头最擅长,贪狼卫都让他玩疯了。”
“嗯。”相公们点头,“确实可行,如果只是林地作战,血头军虽600壮士,却可抵万军。”
文天祥看着王应麟,“还有吗?”
王应麟急忙啃书:“老夫看看哈。”
“欲擒故纵、釜底抽薪、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叠山先生陷入沉思。
良久,“诸位说说,如果咱们利用骑兵之神速先袭神臂城,等速不答的援军一到,马上转战云顶城,且等他再救之时回师钓鱼城。”
“这个时候,佯攻围困钓鱼城的元军也该到了吧?咱们集中兵力,反客为主,不但要把围城之军打回去,还要做出进攻重庆的态势。”
“那速不答......”
众人大愣,“那速不答可要睡不好觉了。”
神臂、云顶二城被袭,还要加上一个重庆,他得分出多少兵力?
而凌霄城下的剩余兵力还要面临血头军的游击战,速不答脑袋起码大一圈儿。
“还有吗?”所有人又看向王应麟手里的兵书。
结果,王应麟来了句,“如果咱们再把七门小钢炮以骑兵代步,架在长江边上,专打元军的补给粮船。岸上来人就跑,没人就打,那速不答是不是更难受?”
“这招叫趁火打劫!”
赵维:“要是能摸到益州城下放几炮那不更好?这招顺手牵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