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毫无营养的劝降-《宋胆》


    第(3/3)页

    忽必烈下首站着阿丹,以及不下十人的暗卫。

    这些都是在明里暗里,见证文天祥与赵维会面的亲历之人。其中,甚至还有懂得唇语的精锐暗部。

    他们把赵维和文天祥会面的经过,详详细细地陈述给忽必烈。

    忽必烈听罢,眉头紧锁,“就这些?”

    阿丹上前陪笑,“可不就这些?要说陛下这回却是高看了那小子,他哪里是去劝降?简直就是去耍流氓的。”

    又有一身上前,“启禀陛下,自始至终,宁国侯与文天祥都未有接触,最近时也有丈余。更无低语,绝无异样。”

    阿丹:“那小子不但连宋廷出逃海外都没敢说,甚至还捏造事实,说是东瀛已经被咱们大元消灭,什么下三滥的慌话都敢说呢!”

    “噗。”

    忽必烈无语地笑了,“还算那小子有点脑子!罢了,将他叫进来吧!”

    阿丹不解,“陛下还要见他?没这个必要了吧?

    之前不是有言在先,说服文天祥才准他出使。现在文天祥没说动,虽说证明了这小子没有问题,但也可借机回绝了他要出使的心思嘛!”

    却见忽必烈一笑,“他若说服文天祥,那就是必有问题,杀之也不可惜。但他没说服,则就成了出使东瀛的最好人选了。”

    “啊?”

    阿丹又不懂忽必烈用的是什么心思了,只是觉得不妥。

    “可是...可是宁国侯明着说去东瀛是为了捞钱,陛下若还让他去,那不就等于是默许其贪墨横财了吗?”

    “就他?呵!”忽必烈蔑视一笑。

    “就他出的那个捞钱的法子?还绑了东瀛贵族挨个要钱?若他只会这种贪法的话,那一定是朕派到东瀛的官员中最清廉的一个了!”

    自己的臣子,忽必烈最清楚不过。

    伯颜也好,张弘范也罢,包括留梦炎也在争抢出使的机会,赵孟禧更和赵维差不多,几乎明说要去东瀛大贪特贪。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这不是对皇帝不忠,而是从蒙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每攻克一地,不让士兵劫掠,将帅分食,那蒙古帝国也走不到今天。

    至于赵维说绑人要钱,那都是小钱,是浮财。不但忽必烈看不上眼,甚至是那些征战臣子也看不上眼。

    只有懂的,最懂东瀛最值钱的是什么。

    是土地,是人口,还有无坚不摧的东瀛武士刀,那才是真正的财富。

    况且,赵维如果代替王应麟去了东瀛,若能借此真的娶了王瑜,对忽必烈来说更是天大的好处。

    所以,在决定让赵维去见文天祥的时候,忽必烈其实已经做好了打算,只要他过了这层考验,那出使之人必然就是他了。

    那么话又说回来,赵维与文天祥那些看不出任何毛病的对话,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那只是从忽必烈的视角听不出任何怪异。

    可在文天祥明知赵维是崖山救难的那个人的前提下,二人的对话就是暗藏玄机,几乎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了。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