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魏王日常怼人-《颤抖吧昏君》


    第(2/3)页

    李湛难得严肃认真,同温暖并肩跪在一起。

    他察觉到隆承帝目光,抬眼向隆承帝挤了挤眼,父皇,做皇帝爽吧。

    隆承帝哭笑不得,也许以前他就是顾虑太多,不够任性,才做了十几年的苦逼皇帝,按照李湛这随心所欲的行事,后世史书上少不得对李湛的贬低。

    为帝王者,除了生前享受荣华富贵之外,不还求一个身后名?

    皇帝都在尽力美化自己,亡国之君还时常把亡国的责任推到红颜祸水身上,或是朝上出了佞臣小人,总之亡国的皇帝有错,也只是错信了祸水小人。

    隆承帝担心起李湛的身后名。

    李湛可以不在乎,他把重任交给李湛,万一李湛在史书上评价不高,他这个做老父亲的心疼啊。

    苏首辅叩首道:“老臣还需提醒陛下几句,户部存银不多,不足以支持陛下北伐,而各地的储粮仓库,具体是个什么状况,老臣也还没完全掌握储粮数目。

    北伐再快,也许两三年的功夫,其中耗费的粮饷以亿记,陛下,若以倾国之力去北伐,臣恐民心不稳,何况臣不知开春后,在两年之内是否还有大的天灾。”

    国师道:“我观天象,未来两年,国朝风调雨顺,不敢说没有任何天灾,不会有大规模的天灾,不过,天灾抵不过人祸。

    天象显示得是天灾,却无法显示人心,一旦有人为祸,比天灾破坏力更大。”

    “这话爷不爱听,什么都推到天象去,那就顺天象一动不动就好了,天象能把安阳姑姑还回来?”

    李湛日常怼国师,“作出一个决定,自然有利有弊,苏首辅等朝臣的责任不就是解决弊端的?粮食不知有多少,苏首辅不会派人去查?户部没有多少存银,怎么反而成了阻止父皇的理由。

    户部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每年那么多税赋都用了不成?长宁之战后,父皇勤俭得做儿子看着都心疼,没用国库一文钱,修养十多年,国库还没钱?!

    你们也好意思说出口!未来不可测,可过去十年,爷能查到的天灾有几次,每年赈济出去的银子多寡。

    别不是,父皇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们把国库的银子都用吧。”

    户部尚书连忙说道:“不敢挪用国库的银子,只是每年六部也需要银子周转,官员的俸禄等等,银子不经用……”

    “两千多年的大汉朝,你们称颂的文景之治,他们当时税赋多少?不到二十年就能支持汉武帝北击匈奴。如今国朝子民是当时两三倍,税赋也比当时高得多。

    北蛮还不是匈奴,你们说库银不足?说银子不经用?”

    户部尚书张了张嘴,深深低下脑袋。

    汉武时期,将星云集,文臣荟萃,出了不少善于赚钱的臣子,这才有了汉武帝击溃匈奴的壮举。

    如今朝廷,还真没有过于出色的文臣武将,却多了总是拖隆承帝后腿的武王。

    “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