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科举制的三次,重大的变革,他老爹就直接把科举制要变革的东西全部变完了。 这就是所谓的:走完了所有的路,让后人无路可走。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在科教这一行业,你还得看我洪武大帝!” “可这里面,好像没有李世民什么事啊。” “斜眼笑.jpg” ……………… 杨广哈哈大笑,他当然知道推进科举,不会有李世民什么事。 虽然不知道第2次变革是谁进行的,但他敢以项上人头为担保,这绝对不是李世民敢做的事。 李世民心里极度不服。 千古李二: “就光胡一个名字,这就成了对科举制有重大变革了?” “真是可笑!” “我怎么没看到,这对科举制有多大的变革作用。” “这未免有点太过夸大‘糊名制’的贡献。” …………… 曹操等人,都皱眉沉思,为什么陈通要把‘糊名制’说的这么重要? 人妻之友 “我也有点不太懂,按理说就光糊个名字,这很容易做到啊。” “你把他称为第2次科举制的重大变革。” “的确有点夸张的成分。” ……………… 陈通眉头一挑,夸张吗?开玩笑,你们都不懂糊名制代表着什么。 陈通 “糊名制,是个人都能想到,这并不难。” “但你要知道上马‘糊名制’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每一次制度的变革,那都是一次权力的斗争,那都是要与既得利益集团进行殊死搏斗。” “科举制为什么难以推进?就是因为世家门阀把控科举制的各个通道。” “在隋炀帝时期,他们是在考生的资格上动手。” “在李世民时期,他们是在阅卷环节上动手。” “而糊名制的产生,并不是这个想法有多天才。” “而是当糊名制产生的这一刻,意味着一位惊才艳艳的皇帝,彻底的铲平了关陇门阀,这才能把伸向科举制的手全部给砍光。” “为什么说三次变革都很重要,就是科举制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腥风血雨,隋炀帝为了科举制失去了江山。” “第2次变革,皇权与关陇门阀不死不休。” “第3次变革,朱元璋与豪强士族,与整个南方为敌。” “每一次变革,一不小心,那就是倾国之祸。” “我就问,敢于冒着国破家亡的危险进行变革,为更多的人谋取福祉,凭什么不能享受世人的尊敬呢?” …………………… 杨广傲然无比,他在关陇门阀势力最为强大的时候,直接向关陇门阀宣战,可是李世民呢? 基建狂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