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世家门阀为了少交税,经常会隐匿人口和田地,从而造成纳税人口的减少,也使得封建王朝自己统计的人口,大大的少于实际人口。 汉武帝的末期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例子。 反神先锋(上古人皇): “陈通,凡事都要用统一标准衡量。” “你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咱们要严谨啊。” ……………… 幻海之心: “对,你刚才的推论,就存在这个漏洞。” “我给你个机会,修补一下漏洞。” ………… 陈通没有任何意外,因为,隋朝的人口暴增,是有一方面这样的因素,这也是人们对隋炀帝功业的一个质疑。 认为他的人口,并不是自然增长,而只是通过了人口清查的手段。 陈通: “那我就不用人口增长的角度分析。换一个角度。” “修大运河,每个月征调200万民夫,听起来隋炀帝残暴的不行。” “但,其实这里就用到了惯性思维,很多人觉得每个月征调200万民夫,用于修建大运河,这就是滥用民力。” “我想说的是,这是典型的文科思维。” “他们的潜台词是这样的:你都用了两百万民夫了,你还不是残暴?还不是滥用民力?” “但是,你学过小学数学后,就知道,事情恰恰相反。” “修建大运河的工程量是一定的,多找人来修,那不是代表着,每一个人承担的工程量在下降吗?” “这道应用题,都不会做吗?小学毕业了没?” “原本需要一个人去做的事情,现在他让2个人甚至10个人去做,难道不是工作强度减小了吗?” “工作强度变小,怎么就滥用民力了?这么就累死了那么多人?”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996,你是福报,人家却能摸鱼,因为人家一个人的工作量,两人做,看着是在上班,其实还可以刷视频,玩游戏。” “你是希望你公司多招人,分担你的工作呢?还是希望公司就指着你一个,让你累死累活,疯狂加班?” “这些抹黑隋炀帝的人,一定数学都没有及格过。” “他们以为,不停的强调隋炀帝用的民夫多,就是在抹黑隋炀帝,可是他们却恰恰证明了:” “用的人越多,就说明,杨广越体恤民力,说明隋炀帝是个圣君。” “是不是很意外?” ........... 武则天只感觉头皮发麻,这么一想,是啊! 用的人越多,不是说每一个人干的活就越少吗? 干的活少了,还怎么残暴的起来呢? 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一众皇帝们,会算账的人,当时就反应过来了。 ............ 大明皇宫。 朱棣如同醍醐灌顶,虽然不懂什么应用题,但是,这道理他懂啊。 他眼神放光,然后对着两个儿子教训道:”你们以后考虑问题啊,要懂得,换个角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