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就是笋-《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赵祯听了范宇的这些话,越是品味就越是觉得有理。这些朝臣们上本弹劾尤许二人,不分清红皂白便将自己比作昏君,将自己之前的努力都视为无物。这样做,摆明了便是不讲道理。其目的除了要将尤许二人弹劾贬斥,还有便是要自己这个官家就范,不再涉及儒学之外的学问。

    但是赵祯却也感觉十分无力,大宋的朝堂之上,除了荫补的低中级官员,高官尽为科举出身的儒家弟子。若是自己这个官家与朝中的高官们闹翻,怕是朝廷便要瘫痪了。

    “安乐侯,你虽言之有理,但是朝中诸位相公,除了枢密使王卿之外,皆为科举出身。若是朕将这几个上本之人贬斥,岂非与朝中诸相公立时便要闹的僵了?一旦朝政迟滞不决,使天下百姓受了牵连,这些人便更有理由,指摘朕为昏君了。”赵祯仁厚不假,但是人也是很聪明的。

    范宇当然知道这些文官的套路,这帮家伙无非是要保证儒家的绝对地位霸占朝堂上的权力。但是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正是范宇所要打破的。

    如今官家被朝臣们暗指为沉迷于方术,其实对于大宋朝的改变,也是个机会。

    但是这种对立,能不被激化是最好的,否则对于现在大宋的稳定有百害而无一利。

    官家自己对此也有认识,所以也有些害怕。

    范宇想了想,才开口道:“官家其实不必担心,所谓恩出于上,朝臣们再如何闹,亦是要由官家来最后决断的。只是官家太过仁厚,这才使得朝臣们觉得,可以闹的官家答应了他们的无理要求。臣读史书,凡开国之君,无不一言九鼎,而不为臣下所左右。官家虽非太祖一般的开国之君,然而功绩亦非大多帝王所比。平西夏、断岁币、开拓海外之土,如今又正出兵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地。此皆官家知人善用,才能有此盛世。以官家之功绩,与开国之君相比,亦不遑多让。”

    “所以,臣认为官家所选,便是对的。”范宇最后总结道。

    “朕之所选便是对的?”赵祯不由眉头舒展开来,安乐侯这些话虽然有些吹捧的成分,但是却没有错啊。

    这些功绩要想做出来,怎么可能有自己不同意而做到的呢?安乐侯说,朕之所选便是对的,简直就是戳到了自己痒处。原本因为朝臣上本,给弄的十分烦躁的心情,忽然之间便安稳了下来,好似醍醐灌顶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