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宜缓不宜急-《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此时得了官家的吩咐,便有小黄门将外面的钟表都搬了进来。

    “官家,造作院和百工技院造出来这五个,臣都带进宫中。”范宇伸手一指道:“请官家安排着放在各宫便是。”

    其实一共制造了六座钟表,范宇自己也留了一台,这当然不用说。

    这五座钟表送到宫里,虽然范宇没有明说,但是必然两位太后也是有份的。

    赵祯命人取了一座钟表,摆在自己面前,左右端详了片刻。

    他看到表盘与日冕一般模样,而那三个粗细不同的指针,却是各不相同。

    尤其是只能看到最细的针在明显转动,其余的两根表针似乎就是摆设。

    “这针在转动,这是……”赵祯不知道如何开口询问,话只说了一半。

    “官家请看,这两根针,其实也是在转的,只不过是慢此罢了……”范宇给赵祯将钟表讲解了一番。

    听完范宇的话,赵祯不由惊奇不已,“如今我大宋的造作院与百工技院,已经能造出这等数巧之物了吗?”

    这几座钟表可不只是钟表,其外表经范宇吩咐,同样镂金嵌宝华贵不凡,看着便不是寻常器物。

    当然,最精巧且让人称道的,还是这钟表的计时功能。

    范宇拱手道:“官家不必惊奇,这钟表比之水运仪象台更加小巧,但是复杂程度亦是不如。并无体察天象之功,只有计时之用。但是,只要朝廷多加鼓励,想必更精巧的东西,也总会造出来的。”

    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工业革命,便是社会风气所造成的。亿万人所认为的出人头地,便只有读书当官这一条路,

    从事其他的行业,便被归于三教九流和不入流了。

    范宇提升工匠们的社会地位,使之读书并且为官,便是为了打破这个桎梏。

    由此,使得大宋的工业发展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