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卧榻之旁-《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官家,臣出使辽国之时,便知河北路的形势。虽然地势平坦,便于骑兵驰骋,但是臣却发现,那里河流纵横水网甚多。只要应对得当,辽军的骑兵根本难有作为。只要我大宋依托黄河水道,便可随时运兵到其后方,断其归路。”
北宋之时黄河还未曾改道,由后世的滦河入海,也就是后世的天津。
其入海口,距离辽国南京不过百余里。因此,在军事上对于辽国也是有一定优势的。
官家赵祯此时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但是却又有苦说不出,而这也不能算是苦楚,而是身为帝王的责任。
“如此说来,辽国是不用担心的了。”赵祯点点头,免得露出惧怕之色,反被臣下所轻视。
范宇拱手道:“我朝对于辽国,只须强硬一些,若能拖延便是最好。对于西夏,则是一分一寸也不得相当,务必将其挡在庆州一线,不使其深入关中。西夏兵卒久战,其军中必有厌战之心。且环庆之地虽然重要,但是其地荒芜,耕种的百姓也并不多。可请曹经略坚壁清野,使西夏无处就食。而后消耗其存粮,待其自陷绝境。”
“那时,西夏大军虽众,亦不过土鸡瓦狗,可一战而溃。”范宇指着地图上西夏的夏州位置道:“官家只须调动部分禁军直扑夏州,使永兴军路的绥德军,和河东路的保德军、晋宁军牵制西夏留守的各军司人马,便可占据西夏半壁河山。”
赵祯心中盘算着范宇的这些话,目光也盯着地图。
他略有些不甘心的道:“我大宋出动这许多人马,难道只为了西夏的半壁江山吗。”
范宇一笑,这其实是自己故意只说了半截话,为的便是让官家赵祯能有些主动的积极性。
“若是官家看这李元昊不顺眼,此时便可传信与河西的瓜沙二州,使新军由玉门关出兵,谋夺西夏肃州。并下书青塘,使其一同攻夏。如此数路兵马齐出,则西夏当灭。以官家之仁厚,可活擒李元昊之后,册封其为恭顺王亦无不可。”范宇笑道。
将这个大饼画出来,赵祯的脸上才显出一丝满意之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