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金龙掏心-《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赵祯咳了一声道:“好了,我知道了。不过工匠为官乃是前所未有之事,给他们封个什么官才好。若是封个少府、将作,这都是文官,怕是朝中或有非议。若是几位相公闹起来,又是一通麻烦。”

    范宇点点头,深以为然道:“官家所虑甚是,臣觉得,科举出身的官吏,恐会认为官家这样做是滥荐为官之举,怕是多有反对。而且这样的话,便显得科举为官者亦不清贵。”

    “是啊,安乐侯说的不错,我就是怕这些人闹将起来,到时不好收场。”赵祯不由赞同道。

    “其实这等事也好办。”范宇胸有成竹的道:“我大宋有国子监为官的,这百工技院生员,可比照国子监为官。但是这官职,可专为工学之官,并新创八品工学博士,七品左工郎、右工郎等职。且这些工匠也是读书人,只不过读的是百工之学,却不入牧民官之籍罢了。如此,朝廷中科举出身的官吏,便不会刁难官家。”

    赵祯两眼一瞪,“安乐侯,说好了只选一些杰出的工匠为官,你却将这百工技院比昭国子监,一下子便搞出一大批官来。长年累月这还了得,到底是何居心?”

    在赵祯看来,范宇这家伙就是个坑货,分明是给朝廷增加负担。说好了治理冗官的,却是又增加了一系官员的数量,简直是挖了个巨坑。

    范宇两手一摊道:“官家,我可不敢隐瞒,上次官家那金龙掏心一拳我还记得。这些工匠官吏所能开源节流的钱财,是可以养住朝廷其他官吏的。冗官之弊不可急治,哪怕缓图之,也须先要朝廷有了钱才好有转寰的余地。”

    “而且,若是朝廷富了,还不剥削民力,则大宋朝廷稳固,实是有利而无害。”范宇开始画大饼道:“有百工之利,则有兵甲之无敌。待我大宋灭了西夏,还须更多的官吏,只怕冗官不但不冗还会出缺。臣可一点都没有瞒官家,这全然是我心中所想的办法。”

    其实范宇最先想的是使这些工匠们走民间资本的路线,大力发展民间作坊。

    但是华夏自古以来便是官本位的思想,民间作坊想要发展起来,殊为不易,往往一纸政令便会使之完蛋。与其走民间工业的道路,不如试试走官方这条路。

    这样一来,便可使这些工匠们手中有了权力,便可推行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赵祯的目光在范宇的脸上凝视了片刻,才哼了一声道:“你这小子不太老实,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办法。如果此事行不通,便须小心我的金龙掏心!”

    陈琳在官家的身后,听到官家如此说,不由咧嘴。他从官家几岁开始,便随侍于官家身边,如何不了解的性情。有心情开安乐侯的玩笑,便表明安乐侯的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