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自我的渺小-《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由此,范宇也可看出来,这些读了书的匠人在心中,竟也是把自己当成了读书人的。

    不得不说,数千年来中国的传统便是尊重读书人,也由此造成了一种向读书人身份的靠拢和期待。

    在大宋的各行各业来,莫不如是。

    如果官方对于读书人的身份解读放宽,想必百业皆有读书人之事可期。

    范宇心中琢磨的是此事,反倒对于工篷之中的情况并不在意。

    但是杨惟德却是不一样了,他看到工篷里面的情形之后,便张大了口再也合不上。

    只见宽广的工篷里,七八个巨大的木制齿轮被平放着,许多的工匠在往上面安装配件。

    除了这里,远处还有一排工篷,正在锻造青铜和铁器的配件。

    而在另一个工篷中,浑仪和象仪两大天文仪器,也正在被组装当中。

    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是这大体的东西也已能够看出来,实实在在就是水运仪象台。

    除此之外,每个工篷之中皆摆放了几张书桌,有身着读书人长衫的工匠,正在运笔如飞,在纸上写着什么。还有人正拨打算盘,如同个收钱的帐房先生一般。

    许当此时却是露出一脸的傲然之色,指着眼前的这些工篷道:“侯爷、杨监事请看,我百工技院自建成以来,这水运仪象台,便是最大的一件事了。建造水运仪象台,若是如同以往那般,怕是还要看天色阴晴受风吹日晒。但是如今,我百工技院皆为能工巧匠,且读书之后,颇有谋划之材。有人提出,将水运仪象台拆开来造。只须造出来仪象台的各个部分,最后用大车拉至汴河之滨,便可在一日之间将那水运仪象台立于河岸之上。”

    杨惟德吸了一口凉气,这等方式他可从来没有见过,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如此建造出来的水运仪象台,可能合乎尺寸就于地势?若是稍有不合之处,岂非无法于河岸之上组装碾,那便是前功尽弃了。”杨惟德不由咂舌,觉得太过冒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