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是个纯臣-《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读书人在皇家看来,就是完全的工具人。用后世的话讲,读书人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赵祯脑子里面的这道弯,被范宇的这些话给转过来了。他这才知道,读书人居然除了作官,还能做许多事情。

    “安乐侯,你开设那百工技院,竟然就是为了培养读书人的工匠,这等事你的用心倒是很深啊。”赵祯看向范宇,意味深长道。

    “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官家为了大宋,并无半点私心。”范宇躬身道:“这些读书的工匠不入科举不走仕途,却是能为我大宋做许多实事。他们的作用,非是官吏所能比的。其实,臣以为先帝只差一点,便将我大宋的冗官问题解决。比如先帝的劝学诗,用在百工技院也是一样。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只须勤向窗前读。”

    赵祯自然对自己老爹真宗皇帝所写的这首劝学诗牢记在心,此时听范宇娓娓道来,竟然改了两个字。将最后一句‘六经勤向窗前读’改成了‘只须勤向窗前读’。

    这使赵祯有种啼笑皆非之感,却还偏偏觉得很有道理。果然是差一点,只差了两个字啊。

    “胡闹!”赵祯想笑,却是抹不开面子,硬是扭曲着脸上的表情做出肃然的样子,“先帝的诗,也是你能胡乱改的!”

    范宇急忙拱手道:“臣知错了。”

    李太后这时对官家赵祯道:“好了,你们说了半天国事,可没什么意思。我们姐妹两个还要清净些,你们兄弟两个自己去外面说去。”

    杨太后知道李太后的心意,便也帮腔道:“阿姐说的不错,莫要拿这些事情来烦我们两个老姐妹。以后你们兄弟要有个兄弟样子,一个是大宋君王手握生杀大权,一个是当朝国侯满腹锦绣之才。有什么事情,多商量便是,莫要再烦我们。”

    这等于是下了逐客令,其实也是让赵祯与范宇自己去另找地方说话,表示不想干政。

    赵祯与范宇两人自然是明白的,于是便向两位娘娘告退,出了慈宁宫。

    来到兹宁宫外,赵祯看着范宇道:“安乐侯,若是使读书人从事百业,便真有你所说的那般,比如今繁华十倍的景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