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像是少林和丐帮对抗,一个小小的曼陀山庄弟子,就和没有帮派是一样的。 所以学术圈的人还是把赵奕当成是‘自由人’,换做是其他的‘自由人’,想评选上院士,实在是太困难了。 赵奕不同。 他的研究成果太显著了,显著到让人说不出话来,单单哥德巴赫猜想就足够了。 学术圈就是能力为先。 那些靠人际关系评上院士的,主要还是成果不能服众,就比如你研究个3级的成果,我也研究个3级成果,谁能评选上院士? 这时候,人际关系就很重要了。 赵奕则是拿出了满级的成果,走到全世界都被认为是顶级人士,拿三级成果的人怎么比? 好多希望评选院士的人,都感觉有些头疼了。 院士评选是两年一次,明显会进行新一轮的增选。 这时候,好多希望能评上的人,都开始做准备了,其中数学、计算机类的学者最头疼。 想想。 他们和赵奕一起评选院士,结果赵奕没有评上,而他们则评上了…… 就尴尬了。 等新闻发布到媒体上,肯定会受到大量的质疑,“为什么XXX评上了数学院士,赵奕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都没有评上?难道他比赵奕还厉害?” 他们本人、学部评审等,都会受到外界质疑。 大众可不管院士评选的流程是什么,里面存在什么样的规则,他们看到的就是赵奕没评上数学院士,而某某某评上了。 在大众的逻辑里,研究成果更出色的,肯定就应该评上院士,成果听都没听过的,评上了就肯定有黑幕。 到时候,到手的院士头衔,都很难说是不是烫手山芋。 这还是赵奕什么都没做的情况。 赵奕没有评上院士,结果就干脆出国做研究了,大众肯定会同情赵奕,觉得他是没评上院士才走的,而国外肯定愿意给他更高的评级,更好的环境。 而评上院士的他们……就是逼走国宝级天才的罪人! …… 赵奕可没考虑那么深,他在科学院待了一个星期,重点是讲解数学理论,附带参观了下科学院。 数学所、软件所,都希望赵奕能担任科学院的研究职位。 赵奕肯定不同意全职在科学院做研究,但数学所、软件所提出的条件也很好,就是挂名在科学院,辅助完成一些大型项目。 他想到了魏世清。 魏世清就是科学院的附属研究员,只是负责完善一部分微生物数学库,平时工作地点还是在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也在燕华大学担任教学工作。 最后赵奕答应了数学所的邀请。 应用数学系统理论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所有几个相关的研究课题,都需要人手去研究、完善,他挂着燕华大学数学教授的职位,抽时间做做也很不错。 另外就是待遇也不低。 除了每年十万的的工资标准外,住房公积金还能叠加起来,应用数学理论项目的经费也不少,而像是应用数学项目,经费基本是不会收回的,差不多只要完成了项目,经费就全都是个人的。 赵奕很看重这一点。 这倒不是很贪财的原因,谁都会希望拿到应得的薪资。 其他人做同样的项目,需要花费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费也要上百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