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所谓的生而知之-《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


    第(2/3)页

    “鲤鱼的事情是先帝定下来的,你小子既然有意见,那就好好说说吧,皇后说你是少有的聪明人,正好让朕见识一下。”

    王正先拱了拱手,才说道:“陛下过奖了,先帝初期,人心浮动,这自然无可厚非,可是陛下这时已经天下安宁,放开些许禁忌又有何妨?

    反而还能显示皇家的大气度,再者,百姓真要有怨气,让他们发泄一二反而是好事情。

    小人在巴蜀听见了一首妇人的小诗: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开始小人一直不知道藁砧是什么,后来见一妇人一边剁肉,一边埋怨自己丈夫,才明白藁砧所指为何。

    连夫妻之间都有怨气需要发泄,又何况百姓之于朝廷,堵不如疏啊。”

    李治点了点头,笑道:“说得倒也有几分歪理,不过你既然知道这是先帝,也应当知晓,就算是朕也不好擅自更改。”

    “子孙不必不如父祖,纵观史书,所有的法度不过是因地因时制宜罢了,没有什么是不能更改的。”

    “哈哈哈,哈哈。”

    李治大笑着对武则天说道:“我看宴席上可以加一道鲤鱼,今天咱们就可以先试试味道,皇后以为如何?”

    武则天笑道:“陛下说好,那就是真好。”

    “那皇后安排吧,朕先去忙了。”

    李治就这么离开了,武则天深深的看了一眼表情有些茫然的王正,“子孙不必不如父祖啊,这句话怕是说到陛下的心坎里面去了吧?”

    “娘娘何意?”

    “真不知道假不知道都无所谓了,今天接你过来,主要是朱贵臣说你手艺不错,明天陛下要大宴群臣,你可得帮陛下把面子挣足了。

    现在陛下既然就想吃鱼,你就先去准备吧,正好也让本宫看看,你是怎么在冰天雪地之下抓鱼的,这多少也是个本事儿。”

    皇宫里面就有不少池子,不过既然要大宴群臣,需要的鱼就不在少数,最后武则天把王正带到了太液池去。

    这次王正就没有坐马车的资格了,能坐马车的只有武则天一个人,王正跟随宫人一路急行,等到了地方手脚都已经哆嗦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