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1章 比诗书传家的老程家来拉这个仇,更显妥帖(两更)-《大唐第一世家》


    第(1/3)页

    一旁的李恪生生被处弼兄突然冒出来的这句话给惊得瞪圆了眼珠子。

    咋的,处弼兄你这是看不下我爹用漫长的时间憋大招。决定主动出击,向我那位便宜舅舅插刀子了?

    李世民脸上那慈祥而又宽厚的笑容渐渐地僵硬,程三郎这话,实在是让他措不及防。

    李世民看着表情显得十分坦荡的程三郎,心生疑惑,毕竟这小子虽然心眼不大,但是向来都是直接报仇,绝对不会拖到隔夜。

    当面作诗怼过长孙无忌,给长孙无忌治暗疾的时候暗戳戳的搞事情。

    而现在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着实让人倍感意外。

    “你且说来听听,最好你的理由能说服老夫。”

    程处弼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分析起了自己敢于说出这句话的理由。

    “丈人,吏部下统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

    掌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可以说吏部其权责之重,本就为六部之首。而将科举也尽于吏部之手……”

    吏部的权利极大,就是因为他主掌着官员的升降、任免以及考核等等。

    可以说,吏部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而科举制度,乃是朝廷十分重视,未来会更加重视的选拔人才手段。

    可是这种在未来,必定会成为王朝选拔官吏的重要方式。

    却是交给了吏部下面的考功司,并且由派了一位从六品上的考功员外郎来负责一个王朝的科举。

    “此乃是一国之大政,上至天子,下至黎庶都份外关注紧要之事,可是却仅仅只用了吏部一司负担。”

    “如此一来,天下才智之士,会觉得朝廷对于科举的重视程度不够。”

    “另外,吏部原本就负责官员铨选,而就连科举之权,亦操于其手,完全就等于是吏部既当裁判又当监督者。”

    “所以,小婿觉得,这也是除了科举本身的漏洞之外的另外一个小瑕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