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强势理政-《诸天之我是沙悟净》


    第(1/3)页

    拔掉了韩遂这根钉子,凉州就再没有值得关注的势力了。

    羌人虽然人数很多,但没有一个能将全族统合起来的雄主,也就不值得关注,轻轻松松就能将他们打散收编。

    自此,整个凉州,加上长安、洛阳所在的司隶地区,尽数落入刘备的掌控之中。

    但掌握了地盘还不够,还要这些地盘上的百姓全都归心,就需要慢慢治理了。

    司隶地区还好说,骆天明在这里威望很高,手中又握有兵权,没几个不开眼的敢和他作对,他的政令也就推行的很顺利。

    但凉州就不同了,这里的羌人自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法则,汉人在这里的统治非常费劲。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羌人习惯了缺什么东西就去抢,并且以抢到财物为荣,丝毫不觉得抢劫是可耻的。

    羌人互相之间抢劫也就罢了,是他们族群内部的事情,可要是抢到汉人头上,作为汉人官员,能视而不见吗?就得出兵镇压。

    可是羌人屡教不改,这次被汉军打杀了一些人,羌人认为是他们运气不好,依然不认为抢劫是错的,然后下次有机会了,还是要抢。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唯有转变羌人的想法,让他们习惯汉人的习俗和法律。

    但要想将羌人变成汉人,可是个浩大的工程,一个族群的习性哪是能轻易改变的?

    于是骆天明拿出了一项对这个时代来说是大杀器的东西,羊毛纺织技术。

    羊毛在这个时代是彻底的废物,一文不值。

    突然变成了值钱的东西,一下子让牧民的生活变的好起来。

    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仪”,要改变羌人的生活习惯,就要从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开始。

    而且羊毛纺织技术,不只是羌人受益,确切的说,羌人是受益最少的人,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汉人。

    因为骆天明将毛纺厂都建在长安附近,集散地则放在洛阳。

    如此一来,长安、洛阳两地的商贸活动,一下子增加了几十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