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变法-《大秦工程兵》


    第(2/3)页

    “召集各族来朝,共同商议改革一事。”

    项燕应了声,就派人将楚王启的命令发布了下去。

    可尽管项燕这么做了,心里却一点都不抱希望,因为他知道这些楚国贵族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几天后各族都派出使者赶到了洞庭。

    昭氏来的是老臣昭恤,屈氏是屈惟,景氏是景柽,都是各大族能说得上话的人。

    见此项燕心下稍定。

    因为这就说明各族对此事颇为重视,毕竟此时面临更大困难的是他们而非楚王启,所以也在急于寻求解决之道。

    另外还有斗氏、班氏等小族,来的人倒是比之前楚王负刍召集朝会时更齐了。

    也不知是楚王启的威信还是因为形势所迫。

    众人济济一堂朝楚王启施礼,倒也颇有些样子。

    楚王启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众人起身后就说道:

    “诸卿应知此次为何朝会。”

    “秦国大军压境又以告示蛊惑我大楚子民,如今百姓纷纷北上,不知诸卿有何对策?”

    这是楚王启的手腕。

    其实楚王启打从一开始就知道,甚至决定怎么做了,但他不会直截了当的就说你们要怎么怎么滴……这就显得楚王启刚愎自用不尊重各贵族的意见。

    话题一抛出,各贵族那是感同深受。

    一通议论之后,昭恤就拱手回答道:

    “大王,臣建议在北向构筑一道防线并以骑军巡视。”

    “以此拦截北上降秦的百姓,若抓获便严惩之。”

    “时日一久,百姓便不敢再逃了。”

    众人闻言便纷纷附和。

    这似乎也是一个办法,百姓以为北上有活路,那么就断了他们这条活路,于是无奈之下就只得继续呆在楚地任由贵族剥削。

    但楚王启却摇头道:

    “自淮河防线为秦军所占之后,我军北向便没有一条完整的防线。”

    “此时又是我军物资紧缺之时,如何还能在北向建一道长达数百里的防线?”

    “若是匆匆建起只为防百姓,秦军又岂会坐视?”

    “何况秦军还有神武军……我等又如何能以骑军阻止百姓北上?”

    楚王启这么一说众贵族就都没声音了。

    昭恤这说法的确过于理想化。

    构筑防线需要人力、物力还有财力去哪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