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道德规范-《大秦工程兵》


    第(2/3)页

    凡是没有非儒家圈国家,其道德规范往往就建立在神学上,也就是以虚幻的神来评判好坏善恶……做坏事就下地狱,做好事上天堂之类的。

    这也是中国人大多是无神论者的原因之一。

    因为相比起其它国家虚无飘渺的神学,中国有发展了几千年成熟得多也具体得多的儒学及中国文化为基础,有一个个伟人的事迹和警世名言作为善恶评判标准并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道德规范。

    如此一来何必还要神学?

    现代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法治相对还不够健全的情况却能成为全球治安最好、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古人当然不知道这些,此时的法家只知道以恶法、重刑,以刑止刑等片面的压制、约束百姓……秦国之所以在短短十余年内崩溃相当一部份也是因为这原因。

    王贲作为贵族子弟是学过秦律并站队法家的,所以才会问这个问题。

    此时这帐蓬的气氛还真有些奇怪:

    许应代表农家。

    扶苏代表儒家。

    而王贲则代表法家。

    至于杨端和这老将,则更多的是什么家也没有更相信“拳头”。

    于是这讨论都有些像几家学说在这里碰撞辩论了。

    王贲接着说道:

    “那么,如副将所言,若法用到极致亦即狼过于凶猛,岂非便如副将所言战之‘过’?”

    沈兵摇了摇头,说道:

    “法家虽利于狼却并非狼,因其同样利于鹿也利于花。”

    “同时亦有弊。”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法便是规矩,可用于狼也可用于鹿及花。”

    “法重在使用得当,若使用不当便是恶法,否则便是善法。”

    王贲奇道:

    “敢问副将,何为恶法,何为善法?”

    沈兵回答:

    “若鹿多花少,征税便是恶法。”

    “若鹿少花多,征税便是善法。”

    众人不由纷纷点头。

    花若代表粮食的话,那税收就是增减粮食的一种手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