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权力-《大秦工程兵》


    第(2/3)页

    王翦与他交谈时就说过,若由王翦领兵攻楚只怕四十万都不够。

    于是王贲心下就疑惑,为何以父亲之能却四十万军力也不够?

    因此他沿汴河南下时,就一路观察并对照地图,接着总算是找到了原因。

    此战只要楚国敢于弃城,秦军便会处于两难的境地:

    大梁至楚国都城八百余里,楚军若是弃淮水以北直至寿春,便意味着秦军补给线长八百余里。

    这若是寻常八百里也就罢了,八百里对步兵而言只需十余日,骑军只需七、八日,若沿汴河而下再走陆路或只需三、五日。

    这补给线并不算长。

    但自楚国门户陈城起一路往南到处是淮河支流,且沿河尽是楚国村落城邑……古人都是沿河而居,不仅为了灌溉、生活更是为了航运。

    秦军对些城邑是占好还不是不占好?

    若是占了吧,比如陈城,少说也要五千兵士驻防。

    再往下就是杞城、太康、柘城……城城都要驻兵,村村都要占领。

    这兵力一分,少说也要十万,到时就只有十七万兵对楚军数十万兵力,又如何能胜?

    若是不占这些城邑和村落吧,楚军若是派出骑兵往后一包抄占了城邑防守,分分钟就将秦军的补给线切断。

    到时秦军同样只有撤军一途。

    沈兵笑了笑,回答:

    “所以我等才需要昌平君。”

    王贲面露担忧之色,说道:

    “以昌平君稳楚境民心?只怕……”

    接下来的话王贲就不敢再往下说了,毕竟昌平君曾在秦国任相邦,叛变这事是不能妄自揣测的,就算王贲也不例外。

    沈兵看在眼里心下又赞了一声,这王贲是知道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知道仅靠昌平君稳定民心肯定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王贲还明白昌平君不可靠……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眼力,真是难得。

    不过沈兵又如何会不知道这些,只是此时不方便明说。

    沈兵回答:

    “沈兵自会小心应付,贤侄无需为此担忧。”

    “我这就交待陈端校尉一声,贤侄便去黑甲营任二五百主统领一千人马。”

    “若贤侄不满意,随时来与沈兵说。”

    王贲起身行礼:

    “多谢副将,王贲定当奋勇杀敌以报副将知遇之恩。”

    王贲从进帐到出帐,那心态是完全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