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荆轲刺秦-《大秦工程兵》


    第(2/3)页

    只要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不应该进攻赵国。

    且不仅不该进攻,秦国攻赵时还应给粮给装备让赵国撑久一点才对。

    这就是花点小钱让赵国为自己对抗秦国。

    而燕国便可乘着这时间广招贤才富国强兵……

    唇亡齿寒的道理懂不懂啊?

    有这样的昏君,也难怪燕国虽与赵国同是北临匈奴却没能出一个像样的将军来。

    结果是两次大规模对赵用兵不仅死伤无数还浪费了二十几年的光阴。

    二十几年……足够改变一个国家了。

    再不济燕国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燕王喜清楚此时的燕是什么状况:

    赵国能以新败之兵两次大败燕军。

    而赵国又被秦国所灭。

    那燕国又哪会是秦国的对手?

    所以还能怎么样呢?就等着秦国来收拾吧。

    姬丹回答道:

    “父王,为今之计……儿臣认为只有从两方面做准备防范秦军。”

    燕王喜意外的望向姬丹。

    可以啊,他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姬丹却还“两手准备”!

    于是便好奇的问:

    “却是哪两方面?”

    姬丹回答:

    “其一,赵国残兵逃往北地聚在赵嘉帐下立代国。”

    “儿臣以为我等应放下恩怨暗中与代国联军。”

    燕王喜有些犹豫,问:

    “这……是否会激怒秦人引火烧身?”

    姬丹回答:

    “父王,此时如何还能顾忌激怒秦人?”

    “便是我等不联合代国,那秦军又岂会放过燕国?”

    燕王喜想了想,就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

    不过这时才想到与赵联军只怕已太迟了。

    此时的赵国因李牧之死人心已散,剩下的一点残兵不过苟延残喘而已。

    且这代国还建在北地也就是李牧曾经的势力范围之内……

    其实影响更大的还是嬴政在三郡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饶赵国贵族不死只关不杀。
    第(2/3)页